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巴桂茹:高考“替考利益链”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 2014-06-19 10:24:22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巴桂茹  进入电子报

  昨日,央视报道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参加替考。教育部回应称,已派出工作组赶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导督办调查。河南省招办回应称,目前该省已查实替考127人。(新京报6月18日)
  被称为“公平底线”、“全国第一考”的高考,是全国每年近千万考生心中梦寐以求的“龙门”,是决定考生们未来命运的关键性“一战”。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莘莘学子“十年”苦读,广大家长日思夜想。可人们绝想不到,一向以审核严格、布防严密闻名的高考“防线”,却在个别人的操纵之下脆弱不堪,大肆上演“冒名顶替”、“监守自盗”的替考戏码。愤慨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从湖北到河南,跨省的高考替考地下利益链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链条的核心环节无疑是替考的组织者,金钱及其他丰厚的回报使其将法纪视于无物,甘愿挑战规则,铤而走险。而链条的两端,一端是愿“花钱买分”有“替考需求”的家长和考生,另一端是经济窘迫有“替考能力”的大学生“枪手”,可作为“买方”和“卖方”市场,他们充其量只是链条的末端。要使“交易”能够进行,组织者还必须打通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主考官和监考人员,没有他们的包庇和“照顾”,身份核实、指纹比对根本就通不过,替考就无从谈起,整个链条也无法形成。可这绝不是问题,套用组织者“李老师”的话说,“只要重金铺路,钱花到位,层层关系都能打通,每个环节都能通融,我们打点一个考场的起步价就是7万”。至此,主考官、监考人员在金钱攻势下全部沦陷,替考地下利益链完整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线人提供的视频和央视的曝光,这次替考也许会像组织者宣称的“前两次”一样,安全无事。整个替考事件中,被替家长出钱,被替学生轻松迈入自身能力不能及的大学,组织者、主监考人员、替考大学生根据“贡献”大小,都获得了数目不同的人民币,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没有败方,“合作共赢”的局面,正因如此,他们才怀着各自的目的“团结”在组织者周围,结成了“同舟共济”的“利益共同体”。可他们伤害的,不仅是一同参加高考的其他考生的利益,更伤害了高考的公平性和权威性,他们践踏的不只是高考的“游戏”规则,更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据报道,河南省已对发现的高考替考案件立案查处,并对涉案人员依法依纪进行追究。教育部也表示,由他人代替或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一律取消本科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并视情节轻重暂停其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3年,对替考的在校大学生,将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但是,要彻底斩断替考利益链,我们要做的绝不止这些。“枪手”们都是国家培养十多年的优秀大学生,他们的有才无德,暴露出当前德育教育的短板。难以想象,如果替考成功,对于他们人生观的形成,会有怎样的影响,因此加大德育教育力度,刻不容缓。二则,违纪成本尚需提高。2012年天水替考案、2007年河南郸城替考案案发后,几十名相关责任人大都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这样的处分也许过轻,以致难以起到震慑作用。要让后来者不敢轻易碰触“红线”,就必须让违法乱纪者“赔了夫人又折兵”,付出惨痛代价。三则,监管机制必须加强。尤其在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薄弱的县城及边远地方,如何有效监督主考、监考履职尽责情况,避免玩忽职守、同流合污,当是有关部门应该深思的问题。
  “教育使其不愿为,法规使其不敢为,机制使其不能为”,这是每年高考监考中都会出现的标语。然而,要斩断高考替考利益链,还需要相关部门做出更多努力,把这句话真正落到实处。
  稿源:荆楚网
  作者:巴桂茹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河南替考事件;高考;替考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