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奥数竞赛、取消奥数培训、严禁奥数成绩与招生挂钩……近十余年来,国家和一些地方不断出台“禁奥令”。今年7月初,北京市教委还重申,初中入学摸底考试禁考奥数。然而,现实又是怎样一幅场景?7月27日新华社报道,暑期过半,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城市发现,奥数补习如火如荼,渐成“第三学期”。更令人担心的是,奥数培训幼儿化趋势明显,一些孩子还未上小学,已经开始补奥数。(7月28日 《检察日报》)
奥数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简称,作为一项国际赛事,奥数的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的孩子适合学习奥数。但在我国,这一本该属于小众群体的学习项目却成为了一项广大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的全民教育项目,其原因正在于“奥数”成绩与学生升学择校的微妙关系,奥数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学生进入名校乃至考取好的大学的敲门砖和铺路石。
毋庸置疑,奥数热带来的是家长巨大的金钱投入和孩子们的时间精力投入,而人为的赋予奥数过多的其他意义显然也并不利于大多数孩子的健康成长。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近年来,国家和一些地方不断出台“禁奥令”,但这些禁令却无一例外在现实中遇冷,在禁令之下,奥数培训不仅热度不减甚至还出现了明显的幼儿化趋势。
奥数培训禁而不止,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既有长期以来学校在基础教育选拔中过分注重奥数成绩的习惯因素;也有家长不甘落后和从众心理的推波助澜;更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环境使然。但是,同所有令行不止的禁令一样,禁奥令的名存实亡,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在禁令下发之后缺少严厉的后续手段、监管措施和问责机制。试想,倘若各地在禁奥令下发之后就启动相应的处罚机制和问责机制,各级学校是否还会继续将奥数成绩作为招生的主要依据?而那些奥数培训又是否还会明目张胆的违规开展?
一项禁令要达到令行即止的效果,靠的从来就不是三令五申和再三强调,而是要依靠有效地监管和严格的问责与处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给奥数降温,禁令之外,更需要动真格的勇气和令行禁止的手段。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敏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