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回头来看,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将会与先后实施的农民种田不要钱、义务教育不收费的政策一样,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性事件。
中国严格得有些粗暴的户籍管理制度,多年来为世人所诟病。由户籍制度衍生而来的暂住证、收容条例制造的矛盾和冲突,给民众的社会心理烙上了深深的伤痕。制度有形束缚筑起的堤坝,反而造成每年春节前后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流动和迁徙,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对不上轨、配不了套。
户籍制度改革从抹平农与非农的鸿沟入手,从制度上保障每个人都拥有自由迁徙的平等权利,农与非农二元户籍制度成为历史。
这是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的实质性措施之一。
目标很宏伟,“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要求很明确,“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坚持统筹配套、提供基本保障”。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户人口流动既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活力的直接体现。
虽然还不那么彻底,不那么痛快淋漓,但回归人本、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户籍制度改革释放的巨大能量,必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长安居,大不易”。户籍制度改革只是破了题。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机会,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让人口的流动更顺畅,这又会是漫长的路,又会是更加艰巨的系统性的建设任务。
开了头,莫回头;往前走,不停留。也许第一缕曙光不够明亮,但阳光终将普照大地。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边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