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新:干部为车补“撒娇”让人情何以堪?
发布时间:
2014-08-07 15:24:30 来源:
荆楚网 作者:
张海新 进入电子报
近日,中央发布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成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的焦点,按照新方案,我国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司、处、科级分别每月一定补贴。对此,有人觉得明显不够用,埋怨“车补这么低不出差了”。(8月7日中新网)
一些干部放出了“以后不出差了”的撒娇式埋怨,还有一些公务员抱怨所在城市太大,上下班交通费用高,车补覆盖不了等。这就很令人奇怪,公务员之外的群体,不都是在自己承担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吗?甚至还有一些单位,对员工在内部停车场停车都要定打不饶按月收取几百元的费用。公务员这种“何不食肉糜”的痛苦,让我们这些“花钱来上班”的人情何以堪!
不可否认,公务出差应该报销,一些辖区面积广大、交通情况复杂的地区也确实需要有公车或者在车补上倾斜。但是补贴的标准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下乡、出差的人员就多给一些,而非简单的按照级别一刀切。事实上,级别高的领导们有时候其实并不需要经常往外跑,高档次的车补成了某种变相加薪。这自然让拿着低车补却要常出差甚至贴钱出差的基层干部心理不平衡。
车改是个很老的话题,有点像被嚼了很多很多遍的馍,咽不是吐不是,端的令人难受。以前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关于车轮上的腐败,其发生机理、其运作轨迹都已经被分析得一清二楚,但就是没有动作。后来,温州等地开始小有变化,虽然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种种不足,但好歹也是有了些雨点,不再是干打雷了。终于,现在公车改革了,却又出了“车补发不起”的新问题。
尽管公车改革补贴标准已经下发,各地具体如何发放,如何发挥补贴应有的激励功能,作进一步的探讨仍十分必要。“车改的关键是国家要节约开支,对领导干部有制约作用”,但提高效率、确保工作目标实现应是所有政府工作改革的目标。正如甘肃庆阳的公务员说的,“平时没有什么公务交通,没车改就没补贴,车改后,每月可以多拿500块钱补贴,真心不错。”因此,在方案明确“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的前提下,如何让车改补贴真正补在外出办公的路上,而不是变换成另一种福利,避免“该补的没有补,不该补的都补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考虑的。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海新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沈素芬)
关键词:车补;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