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黄多多:科研腐败,谁之过?

发布时间: 2014-08-26 16:24:21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黄多多  进入电子报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李宁疑因涉嫌将其承担的转基因项目经费转移至名下公司,被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带走调查。(8月25日《 中国青年报》)
  李宁,一个被称为“中国动物转基因克隆研究领军人物”的明星教授,一个头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多个光环的人,一个被国家寄予厚望的人,被贴上了科研腐败的标签,这一事实不可能不让人人扼腕痛心,同时也让我们反思:是什么,让这位院士陷入腐败的泥淖?科研腐败,谁之过?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几个问题:
  一、领衔课题经费之巨。根据报道我们得知,“全农大都知道他(李宁)的账不太清楚,主要还是转基因专项的钱的问题。转基因专项国家一次性投入过大,有200多亿元,最多的时候每年都有二三十亿元的预算,一个课题组可以拿到几百万元。”一个科研项目,动辄几百万,几百万的经费花不完怎么办?上交回去还是装进自己的口袋?显然,部分人会在利欲熏心的情况下选择后者。
  二、巨额科研经费无人监管。知道李宁教授的账不太清楚,知道李宁教授的名下有多家生物技术公司。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来查查帐,为什么没有人去监督他名下的公司隐藏着什么猫腻?无人来查,无人来管,暴露出监管的漏洞。
  出现了科研腐败现象,我们不仅要查明真相,更重要的是做到“亡羊补牢”,弥补制度和监管的漏洞,减少或者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首先要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的管理体系。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分配管理制度;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科研人员薪资福利制度。其次,要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管。经费用在了哪里、用了多少、怎么用的,这些都应该得到有效的监督。当资金运用越来越透明,科研腐败就越缺乏滋生的土壤。
  诚然,明星教授深陷腐败泥淖自然有其自身原因,他也将受到法律法规的惩罚。但是,长远来看,为了更多的科研人员不再被卷入“腐败黑洞”,完善制度和监管也显得越来越必要。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多多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科研;腐败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