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寿鸿:发展教育不能靠“强心针”
发布时间:
2014-09-09 16:11:16 来源:
荆楚网 作者:
周寿鸿 进入电子报
考上清华北大,广东恩平考生不仅可以获100万元奖金,还可获赠洋房一套。为扭转优质生源流失,重振恩平教育事业,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回乡设立高考专项奖励基金。恩平市还设立促进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办学业绩突出,绩效考核优秀的学校进行奖励。(9月9日《南方都市报》)
该不该重奖高考状元,这已经是个老掉牙的话题了。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叫停对高考状元的炒作,10多年过去了,各地的重奖热情却始终不减。恩平设立百万高考专项奖励基金,又放了一颗新卫星。但我要泼上一盆冷水:这一“大手笔”的背后,折射出一种势利的教育观,以及发展教育的乱作为。
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下,高考达线率多与少,考上清华北大的尖子生有几个,常常成为衡量一个地方教育质量的“标准”。旅居澳门的冯活灵先生回乡设立高考专项奖励基金,一片爱乡之情可以理解。地方政府积极促成也好,顺水推舟也罢,但肯定视之为拯救恩平教育的“强心针”。百万重奖北大清华优秀生,让地方政府有了重视教育的面子,但对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的恩平教育来说,结果只会是“空包弹”,不但不会起到多大效果,还可能南辕北辙,迷失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有媒体报道称,近十年来恩平市经济发展缓慢,对教育投入不足,使优质教育资源严重欠缺,优质教育人才外流严重,从而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低迷,每年都有不少优质生源流到外市就读。自2006年以来,该市中考前100名的考生中大约有三至四成流失到外地重点中学读书。优质生源流失拉低了该市高考本科入围率,其中近10年来该市仅有1人考取北大。
百万重奖能否带来优质教育人才回归,能否让优质生源不再外流?悬乎!有人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清华北大的录取率,恩平即使优秀生源不流失,每年的北大清华录取几率也只有1人左右。试想一想,有多少教师、多少家庭会为这渺不可及的百万重奖,不再舍近求远,去追求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退一步说,即使每年恩平都能有一两个人考上清华北大,真的就说明地方的教育质量上升了吗?除了政府官员长了面子,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有何意义?在现代社会,对于人才评价的标准是多元化的,仅仅分数高,并不能证明一个人是优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力、公益情怀都是一个好学生的体现,创造能力、领导能力也是最珍贵的一种能力。教育重视平等,拔高了个别北大清华生,是对更大多数学生的歧视和漠视。
地方政府部门需要教育政绩,学校需要成绩筹码,应试教育土壤依然肥沃。但一两个清华北大生,并不能促进重视教育氛围的形成,也不能遮蔽“普九”不足、教育不均衡等问题。恩平的优质教育资源缺失、优质师资和优质生源的流失,根源还在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欠缺。如果恩平的教育硬件、软件都强,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澳门同胞的热诚让人感动,地方政府的急迫心情也可以理解,但心急就能乱投医吗?百万重奖与其投给一两个清华北大生,倒不如花在学校硬件投入上,花在提高优质师资待遇上。
发展教育的乱作为,有时比不作为还要坏。它带来教育评价标准的偏差,导致一个地方更大的教育失败。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总习惯于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以立竿见影式的政绩工程代替扎扎实实的努力。其实,跟已经学有所成的一两个清华北大优秀生相比,更多上不起学的孩子需要资助,更多的薄弱学校需要投入,更多教师的待遇需要提高,只有教育整体水平提高了,才会留得住师资、留得住优质生源,也最终才会有更多的学生考上北大清华。
百万重奖 奖不出北大清华优秀生,也与素质教育、教育均衡化的方向相悖。发展教育不能靠“打强心针”,而要从治本抓起,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办学质量。希望恩平这样的“重奖高考状元”的新闻,不要再出现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寿鸿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魏霭琼)
关键词:恩平;奖金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