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章正:“屌丝”,请别拥有“阿Q精神”

发布时间: 2014-10-31 09:51:21  来源: 荆楚网  作者:章正  进入电子报

  年轻、受教育程度偏低、离家外出打拼、没找着另一半、用安卓手机、月平均收入2917.7元,三餐花费多在39元以内……昨日,北大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赶集网联合发布的全国首部《屌丝生存现状报告》为职场基层的“屌丝”们画了一张像。(新京报10月30日)
  “屌丝”一词的流行源于2011年底的网络,本来该词让人感到颇有不雅的味道,但随着网络上的流行,冲淡了这一意蕴,不少年轻人乐于自称“屌丝”。有人总结了“屌丝”的特征:生活平庸、未来渺茫、感情空虚,不被社会认同,但他们也渴望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不过,“屌丝”一类的表达并不是中国特色,就如同在美国文化中Loser(失败者)一词,就与“屌丝”有异曲同工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工作没多久的年轻人,都热衷于称自己为“屌丝”,甚至都觉得自己是社会的底层,原因值得关注。
  思想家麦克卢汉就提出,新型的媒介可以带给个人与社会巨大的影响,影响不在于媒介传递内容本身。“屌丝”一词被互联网高频率的渲染和放大,使得“屌丝”文化能在互联网中蔓延开来。加之,不少企业以此作为商业化的噱头,就有一部德国的喜剧片《屌丝女王》走红网络,翻译中以“屌丝”为卖点,让“屌丝”的表达显得更加生动了。
  有学者认为,“屌丝”的提出,具备庶民的叙事方式,成为了年轻一代的减压方式。不少年轻人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下:感情受挫、消费水平不高、内心敏感、内心狂妄且自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充满着疑惑与渺茫。当然,对于个体而言,既希望表达个性,又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所以,转而寻找有相同心理构成的“小伙伴”,最终情绪相互感染,实现了“屌丝”们在网络上的“集体狂欢”。
  《屌丝生存现状报告》表明高学历者认为自己是“屌丝”的比例要更高。从本质上而言,“屌丝”的出现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也是社会不公平情绪的表现,象征着当下社会的青年存在的无力感。有专家敏锐地观察到,这是“屌丝”群体对于“高帅富”现象的对抗,更是对先赋性因素的不满。或许,“屌丝”们更希望通过标签化的方式,让自己的内心达到平衡。
  “屌丝现象”不仅是一种戏谑,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含义。社会不妨多一些理解,青年人在求学、就业和成长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当然,从社会代际的角度来看,每个时代的青年都会遇到各种烦恼,只不过当下青年遇到的问题,历史上没有参照系,父母辈也难以给他们确定的指导。对此,能得到社会的关注、认可和理解,或许对“屌丝”是莫大的鼓励。
  不过,青年也不能“免责”。自称屌丝是一种戏谑,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调节,当然没什么不可以的。但值得警惕的是,有的人自称“屌丝”之后,久而久之受到“屌丝文化”的影响,在学习、工作和爱情上逐渐消沉,甚至少数年轻人摆出了一副我是“屌丝”我怕谁的架势。即便暂时遇到了困难,但这样的心态对于改变现实境遇毫无任何益处,只能增添消极因素。
  这个时代,给了年轻人很多焦虑。但年轻人切不能因为困难,而被“温水煮青蛙”,甚至转而接受现代“阿Q精神”——“屌丝心态”。不妨试着换个角度来看,这个时代也给青年人创造了很多机会,比如网络、全球化,就可以演变为无数种可能。当说到自己是“屌丝”时,除了快感之外,年轻人不妨多一些反思,毕竟,愤懑只有戾气,努力了才有希望。
  稿源:荆楚网
  作者:章正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屌丝;生存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