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11所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首个工作日,成都市民可以凭借证明到这些高校的图书馆免费办理借阅证。(12月2日《华西都市报》)
大学图书馆开放,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广大市民对此是不亦乐乎,终于有了机会可以去享受大学图书馆廉价、海量的图书资源。但是,作为大学生群体享有的一项福利,大学生当然会对此有所不满。这从记者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中可见一斑。川大会计专业的两位女生说,“图书馆座位本来就紧缺,现在开放给市民,不是又要排长队占座位了?”还有学生网友在社交网络上说:“对我们文科生来说,一般人都会看我们的书,本来资源就短缺,现在对外开放我们怎么办?”
这反映出了在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问题以及图书资源有限带来的竞争问题。 学校的图书馆,外人都可以随便进入,会不会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会不会对图书馆的藏书构成威胁?还有,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图书馆的座位和书记数量本来就十分捉襟见肘,再加上外来人口的竞争,能够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之所需?
其次,从大学图书馆的本质来看,大学图书馆不过只是各高校为学生服务的一个机构。在市民看来,这是大学生群体所享有的一项特殊福利。其实不然,大学生也为此支付了高额学费。如果将其开放,必然要向社会人员收取一定费用。但是一收费,这就有了借大学公共资源、基础设施谋利之嫌。正好又赶上了大学产业化的浪潮,这不由得让人们想,大学图书馆是为了学生服务还是为了市民服务,是赚钱机构还是服务机构?
再次,从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实际效果来看,大学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口”。大学有图书馆,社会也有图书馆。大学图书馆,顾名思义,就是大学里面开办的,其服务对象是大学生。而学校图书馆的书,大多是供科研之所需,而社会上人们需要的更多可能是休闲娱乐、实际工作方面的书籍,大学图书馆里面的书籍能多大程度满足广大市民的需要?
不过,从大学图书馆开放引来市民强烈追捧,我们至少可以读出一个问题,就是社会普通图书馆的作用究竟发挥几何,至少是不能满足市民的实际阅读需要。而这需要具体有三个层次的外延,一是图书质量、内容,二是借阅图书的价格,三是阅读环境。如果这三者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用大学图书馆廉洁的图书来转移满足社会公众对于阅读的需求,这只能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治标不治本之策,不仅对于解决问题本身无益,甚至会引致诸多负面效应。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晓冉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