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梁云风:院士遴选关键在于“守好门”  

发布时间: 2015-01-08 08:26:04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梁云风  进入电子报

  1月1日,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中国工程院内部人士对记者介绍,年轻化、取消部门遴选、处级以上干部原则上不得成为候选人等规定是此次增选的变化亮点。专家认为,类似张曙光等官员竞选院士的现象可以受到限制,但按此规定,大学的校长也无法再成为院士候选人。(1月7日《新京报》)
  应该承认,此次两院院士增选新规,有诸多亮点,如增设全体院士“终选”的环节,提名方式把一直以来为外界诟病的“部门推荐”砍掉,再如首次明确贿选行为院士收礼金或撤销其院士称号,以及引来争议的处级以上干部不得作为候选人等,都可以看出两院在减少行政干预,纯洁学术氛围方面的努力,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的精神。
  然而,这些堪称“最优”的设定,在专家看来,依然存在违规的可能。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增加全院院士终选后,可以使院士的增选接受更广泛的监督,但这又造成其他学部的学术判断力可能不足。再如,“处级以上干部原则上不作为候选人,这个原则能被执行到什么程度?按照这个规定,大学的校长是不是也不可以再作为院士候选人?”
  由此可见,改革院士遴选制度,关键在于守好门,而非一味地靠设门槛。
  以处级干部原则上不得成为候选人为例,按此规定,大学校长无法再成为院士候选人。在现行体制下,大学校长作为行政官员,不再是单纯地学术主体,不得“鱼和熊掌兼得”似乎符合民意;而有的大学校长甚至高至副部级,手上有着强大的权力,一旦动用关系,“仕而优则学”即成为可能。由此,把处级以上干部排除,也有其道理。但更应该看到的是,大多数大学校长都是“学而优则仕”,在某一方面是巨擘专家,如现任北大校长王恩哥是著名物理学家,清华校长陈吉宁是著名的环境工程专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学术巨人,符合规定而不能评选,对他们本身也不公平。
  更大的问题是,这些规定的设定如何执行也是问题。如前所述,处级以上干部原则上不能作为候选人,这个原则如何把握?而减少候选人提名,只允许院士推荐与有关学术团体推荐,又如何预防参与院士提名的部门与协会被“公关”,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由此可见,院士增选一味设门槛如果不“守好门”很可能“治标不治本”,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攻防体系下,到底能发挥多少作用还是未知数。
  如今院士这个称号与太多经济利益相关,而并不只是学术头衔。这是导致院士评选过程中一直猫腻不断的原因之一,有学者就建议,砍断附加在院士头衔之上的各种利益链条才是治本之策,让院士真正成为一种学术荣誉而非牟利工具,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烟草院士或者张曙光这样的“高官院士”。
  而另一方面,对新规政策尽快落实实行细则,严格把守好评选关,是防止新规成摆设的关键。尽管如今评选规定还不够完美,有矫枉过正之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能把当下的规定一一实行,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贿选丑闻。而如何把门守好,则需要这场增选大赛中的“运动员”、“裁判”和“组委会”各尽其职了。参选的院士各凭本事,恪尽职守;当裁判的院士、部委委员们公私分明、擦亮眼睛,还得管好自己的手;然后组织参选的两院也严把关,重处罚。只有如此,落实新规,完善制度,才不至于最后新规成笑料。
  稿源:荆楚网
  作者:梁云风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魏霭琼)
关键词:两院院士增选;改革院士遴选制度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