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王青玲:从“孤独”老师盼接班读出了啥?
发布时间:2015-04-13 11:41:28来源:荆楚网

  “我是保康一名59岁的山村老师,如果按老规矩,今年就要退休。在我退休之前,有一个心愿,就是替学校10个孩子找到一个合格的继任老师。”近日,山村教师董朝兵向媒体发出一封求助信,为他的学生娃寻求接班人。(4月12日荆楚网)

  39年风雨,以校为家,猛回首,园丁卅九秋;入不敷出,甘当“渡者”,功名富贵尘与土,自甘休。这样的老师,在退休之际,还在为自己的学生寻找着写一个希望,两鬓白,无所愁,却惟愿花卉茂,丹心留。

  从无微不至的照顾,到身兼多职的几十年如一日,再到甘心奉献的一生清贫,笔者感动于如此伟大的同时,更无奈于山区教学的现状。“孤独”老师盼接班的背后折射的是怎样的辛酸,这份衷肠,又怎一个“盼”字了得?!

  “山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山区面貌。“治穷先治愚,兴村先兴校”,道理虽是如此,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山区“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现实。选择了学生,放弃了家庭;留在了山区,便远离了亲人。

  确实,无私与伟大可以肩负起这样的责任,可是,正如报道中的继任老师又在哪儿呢?改变山区的教学现状,我们不能等“老师”来,光靠少数人精神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个人的力量渺小,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一个人留在大山深处,很难。在我们还不能长久解决问题的时候,每年能有一批志愿者接替,多少也算个法子。

  加大支教力度,建立起市、县城镇学校教师到山区村校任教的长效机制,从教学环境好的学校抽调没有农村学校工作经历、教学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青年教师到山区学校轮流任教1—2年,在保证一定的教师力量的同时,提高山区学校的教学质量。

  “耐得贫穷”是对山区老师的一大要求,在笔者看来,生活条件的艰苦,已是不易,因此,解决待遇问题,至少让山区教师衣食无忧是根本的前提。从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改善生活和教育设施,整合学校资源,营造一个能真正留住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也许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缺乏教师的问题。

  耐劳的精神、创新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老师来了,但他们的到来和付出不是理所当然,我们应为“大爱”添彩,我们该为他们架起“桥梁”。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青玲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