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全国部署开展“护苗2015网上行动”。行动开展一周多以来,社会公众高度关注。(5月31日中国网信网)
“护苗2015网上行动”是根据广大社会公众举报情况,开展以少年儿童为主要用户的网站、应用、环节的集中治理工作。根据不完全统计的数据,国家网信办和各级网信部门已经依法查处淫秽色情等违法违规网站1000余家,关闭微博等各类网络账号30万余个,等等。如此突出的成效为广大青少年们送上了一份别样的节日“红包”。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肩负这样的职责和使命,国家网信办主动作为,开展网上“护苗行动”,值得点赞。然而,网络上“杂草丛生”现象,靠一次“除草”行动远远不够。只有将“护苗行动”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才能长久保持,青少年才能在享受着互联网乐趣的同时健康成长。
宣传教育常态化。网信办要加强与妇联、共青团、行业协会等组织的联系,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广泛动员互联网企业、家长、青少年自身和最广大的社会民众参与到“护苗行动”,不断提升“全民护苗”意识,力争实现不良信息产出下降,正能量信息产出增加,落实源头防控。
监督管理常态化。当“互联网+孩子”趋势无法避免之时,从源头上遏制不良网络信息荼毒青少年身心健康,成为了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网信办要在出台“微信十条”、“账号十条”之后,进一步强化网络信息监督的针对性,突出互联网企业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上的主体责任,加强对信息传播媒介的监督管理,把严信息传输通道。
惩处举措常态化。惩处行为是网络监管的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兜底”举措,必须重拳惩处。要以强有力的查处力度,及早发现网络淫秽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恐怖等内容,更要以极具威慑力的惩处手段,处罚违法违规人员及相关责任单位。只有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惩处”,法律、法规才能弥补其在虚拟网络空间的短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青少年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护苗行动”也不应是“一阵风”。只有当“护苗”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和惩处措施制度化之时,“苗儿”们才能健康、自由地畅游网络世界。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娅
(作者:杨虹磊)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