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路灯背后,往往是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巨额投入。”大中城市上十万盏路灯的日常维护、电费、广告承租等都是巨额收支,从设计到维护,每个环节几乎都得花钱疏通。杭州电力局路灯管理所原会计徐玥明,一人就贪污路灯电费588万元。(7月1日中新网)
腐败问题在向“清水衙门”延伸。扶贫款从市到县被大幅侵吞,殡葬服务成为部分民政干部贪腐的“摇钱树”,农机补贴、校服回扣正成为一些干部或经管人员口中的“唐僧肉”。据媒体梳理,近年来,渔业部门、扶贫办、农机局、民政局、水利系统等都爆出了贪腐案。和土地、工程、房地产等社会关注高的领域相比,这些部门经手的相对是小项目、小资金,受到的关注和监督也相对少。
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会休止”。路灯个不大,好多人会觉得它并不起眼,可是管不好也会出大问题,这一现象警示着人们:所有的权力都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党风廉政建设不能留有“死角”。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任何一个“衙门”,无论领域有多“偏”、无论权力有多“小”,都有可能发生腐败。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清水衙门”中滋生的腐败,如跗骨之蛆,吮血之蛭,直接危害群众利益,动摇党的群众基础。莫让“清水衙门水不清”成常态,一是重典治乱,让制度成为不可逾越的禁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二是扎牢“笼子”,加大监督制约力度,规范权力运行,构建“伸手必被捉”的机制,从源头上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三是抓早抓小,在坚持中抓落实、在抓细中见成效,坚决遏制歪风的反弹。
在当前反腐高压态势下,党和政府要用制度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以全方位、无死角的反腐格局让官员不敢越雷池一步;党员干部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否则,必将悔之晚矣。
稿源:荆楚网
作者:闲看云起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