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安子州:谨防“红顶中介”摘帽后“换马甲”
发布时间:2015-07-11 09:08:16来源:荆楚网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寥寥数语,说的正是一些行业协会商会充当“红顶中介”的服务乱象。如今,随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的出台,这些乱象也将成为历史。(7月10日人民网)

  从“红顶”一词便可知晓,此类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细分下来,“红顶中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指由政府转型过来的组织,摇身一变成为具有审批权的协会;二是寄生在政府主管部门身上的协会,享有政府委派的部分职能;三是为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退休后“赋闲时光”提供岗位,让领导们从“偷摸”兼职变为正大光明地当上协会会长。

  可见,这样的“红顶中介”大到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小到地方区域性的行业协会或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一方面以市场角色创收盈利,一方面又沾染着行政权力的色彩,在“灰色地带”游走,脚踏“政府”和“市场”两只船,在市场竞争中“旱涝保收”,扰乱市场秩序,对企业和个人都造成了损害。

  正因为如此,中办、国办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近日对外发布。作为指导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方案》按照厘清职能边界、充分发挥协会商会应有作用等原则,提出了脱钩改革清晰的路线图、明确的时间表和具体的任务书。毋容置疑,《方案》的发布意味着,屡受诟病的“红顶中介”摘帽子的时候到了。

  但要真正摘掉“红顶中介”的“顶戴花翎”,还要防止其换“马甲”,改“面子”不改“里子”,这就需要让权力走开,由市场自行配置资源。首先,要提升“简政放权”质量,加快推进并优化“三单一图”: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及行政审批流程图,通过“第三方”评估来评价中介提供的专业服务有没有存在必要,并尽可能减少中介服务的环节。

  其次,要完善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立法和规范,并增强竞争性。针对“红顶中介”的垄断,可通过一些大的中介机构开设分支机构的方式,引入更多社会中介,增强社会中介之间的竞争性。

  再有,应推进中介市场的信息化。如建立统一的中介服务平台,提高运转效率,增强信息透明性,便于中介组织之间的相互监督以及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的相互监督。同时,要在行政审批制度中建立终身责任追究制及倒查机制,建立从申请到审批全程的“台账”制度,确保一切有账可查、有据可查。

  如此打好“组合拳”,方能摘掉中介的“红顶”,还其市场化机构的本来面目,让政策落实到位,让千千万万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真正得到实惠。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安子州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