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班长,湖北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带头发扬一个人当两个人用,一天时间当两天用,一分钱当两分钱用的“三一”作风,保持拼信心、拼心态、拼改革、拼作风、拼境界的“五拼”状态。很多时候半小时、1小时就有一个工作安排。“我心里只认定一个道理:好男儿就要勇担当,好干部就要先担当。”余学武说。(7月23日人民网)
在革命的烽火中,这里飘起了第一面红旗,走出了第一支红军,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从此,黄安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安。
红安为什么那么红?翻开中国革命史,就会发现,红安之红,其实是14万英雄儿女用鲜血染红的。大革命时期,红安48万人就有14万人为革命贡献生命;参加红军的3万热血儿郎,到解放战争结束时只剩下600人。20余年的战火中,每年有近1万人将鲜血洒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红安的故事,是那样的悲壮,又是那样的凄美。让人仿佛看到一个又一个坚强的身影,沐浴在血色的霞光里,他们身上闪耀着光芒四射的红安红……。残垒虽存旧战痕,但毕竟已成历史和过去。
在今天的红安这块红土地上,一个信念坚定、亲民爱民、清正廉洁、敢于担当、勤政务实的领路人,正在继续带领红安的百姓挥洒汗水,奋战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继续续写着红色的传奇,他就是红安县现任的县委书记余学武。
从严治党,率先垂范,打造了红安党风的风清气正。在红安工作,作为一方领路人,余学武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先做到。为此,红安县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层面较为系统的全面从严治党实施意见。比如说,在红安,党员干部工作日午餐饮酒一律免职,还要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为了摸清村组干部在吃喝问题上的真实情况,他曾踏上乡间小路,在红安县跑了100多个村子,向群众面对面咨询了解情况。为什么要这么做,在余学武看来,一餐饭、一口酒、一次迟到早退,都是大事,改变这些歪风,才能使作风建设真正落地生根。功夫不负有心人,红安现在已经是湖北省从严治党的标杆。
亲民爱民,以心换心,换来了红安干群的鱼水情深。余学武经常到乡村去,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恨所怨,带头领任务,带头整改落实。农村客运村村通,校车服务全覆盖,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近3年,全县民生支出连年攀升,减贫人口34171人。余学武对“五保”老人、留守儿童、特困群众特别上心,个人出资近万元,为五保老人魏正楷建新房;带着妻子和儿子与困难家庭、困难学子结对子......。对于余学武,群众评价说,当年红军的好作风又回来了。余学武同百姓亲民爱民、以心换心,感染和感动了很多干部和群众,也换来了红安今天干群之间难能可贵的鱼水情深。
不辞辛劳、真抓实干,铸就了红安发展的跨越发展。“老区不能永远等同于贫困地区。”在发展问题上,余学武矢志不渝。在传承历届县委的好思路、好经验基础上,他提出打造宜居县城、建设工业新城、发展旅游名城的“三城三区”的发展思路,制定“三年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五年争取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十年冲刺全国百强县”的奋斗目标,在全县上下达成共识。“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余学武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成为常态。每天,他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紧而又紧,很多时候半小时、1小时就有1个工作安排,很多时候事多事急,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辛苦换来的是,红安县连续33个月工业增速全黄冈第一;2011-2012年,红安连续两年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2013年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为了红安的发展,余学武具体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也许连他自己都数不清,就像红安人民对余学武的赞美和感谢具体有多少不胜枚举一样,但百姓不会忘记,历史也会铭记。
回顾往昔,勤劳智慧的红安人民在人民解放、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创造了不凡的业绩;面向未来,在余学武这位人民的“主心骨”、好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清晰地感觉到,革命年代铸就的踏实做事、拼命苦干的“红安苕”精神,正在新一代红安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有了他们的干群和谐、万众一心,红安的明天也一定会更“红”。
稿源:荆楚网
作者:霍计武
(作者:杨虹磊)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