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相信大家对这则广告标语都不陌生,甚至耳熟能详。今日,蓝翔学校火了,但却不是因为它的技术强。该校两名学生因不满学校的宿舍和实习环境,要求学校退还学费,却被要求“脱裤子”并遭到殴打。(8月5日 济南电视台)
发生在高校的投毒事件、毒跑道事件、穿行费事件、约炮门事件还未降温,如今又出现了脱裤子事件,笔者不禁要问:学校为何渐成了是非高发区?
学校之所以称为学校,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
今天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一是因为学校教育可使人明是非辨黑白,汲取知识养分,是人类走向文明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二是因为当代部分高校在以学生为本的道路上偏离了方向,忘记了初心。有的高校一事当前,不是以学生和教育为出发点,而是采取从中牟利、增加出镜率的态度,对学生的合理诉求、校园的健康环境、教师授业素质等问题敷衍应付。这些状况,使我们的一些高校失去了它原有的功效,甚至渐变成了是非的高发区。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高校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问题,忘记了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既以人为本。具体来说,有的是“利”字当头,一切向钱看;有的是以“名”论成败,以出风头博眼球为首要任务;有的是“怕”,怕出问题,怕担风险。
习总书记建党95周年讲话中10次强调“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学校同样应不忘初心。学校是培育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群体的集散地。落实正确的办学宗旨,去实践学校的目标规划,一般来说是不会出现问题、犯错误的。当然,在具体的开门办学、教书育人过程中,出一点问题,这是难免的,但不可怕。科学研究、授业传道出现的问题,只要是为学子成才的工作,就应该允许试错。毕竟聪慧如爱迪生,成功发明灯泡前也失败了6000多次。
要解决学校渐成是非高发区的问题,必须纠正跑偏的工作作风和不实的思想作风,既“利”、“名”、“怕”。从根本上做到以人为本,对学生负责,摆脱是非高发区的名号,切实担负起培育国家接班人的重托。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金富
(作者:杨虹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