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大学老师将学生大课堂搬进KTV包房”的消息引爆网络。对于此种做法,不少网友纷纷表态,既有赞赏者,也有批驳者。就在网上舆论迅速发酵时,当事老师做出回应:是一场教学创新,效果很满意。(4月19日大河网)
据了解,该老师为某职业学院经管系王教授。她所带的课程《促销技能实训》是一门实训课,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下市场实战。所以预约了KTV的两间大包房。将学生带去上课,在她看来这也是一场教学创新。
王教授的解释乍一听,感觉符合逻辑、合情合理。但是细细推敲,则是漏洞百出,老师把学生带到KTV去上《促销技能实训》,难道是要学习怎样促销啤酒?既是一场促销技能的实训,为何不选择更具有实训效果的卖场?如果只是为了活跃气氛,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就去KTV是否显得过于草率?当然,这一切疑问,仿佛都被王教授的一句“教学效果很满意”给搪塞过去。
当前社会条件下,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现代化教育的重要一环,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在这种大背景下,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在进行着诸多的教学创新。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寓教于乐等也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不可否认,这一系列的改革,直接改善了课堂氛围紧张、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看到这些进展之时,也应保持清醒,时刻反思。
对于老师带学生KTV上课这种形式,到底算不算教学创新?显然还值得商议。作为老师来说,本意上都想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其改革的过程中,却又不可避免出现了回归自我、盲目推进的问题。就好比我们一直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在实际改革过程中,许多老师把自主学习视为“自流”学习,显然,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对于老师而言,如果不能及时自省,跳脱误区,就会陷入“自我陶醉”的漩涡。而一味地追求这种变质的教学改革,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想要避免教学创新假象,显然还要从多方入手。一方面,作为教学创新的参与者,老师与学生应该产生更为良性的互动,少点盲目闭塞,多点沟通交流。而相关的教育部门,在教学创新中,应该扮演统筹者的角色,紧跟教学改革热点,统一规划实施创新细则。最后,为了避免教师们对所谓教学创新的自我陶醉,可以在制度层面引进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以相关标准来定义教学创新,用相关奖励措施来激励学生教师来保持热情,只有真正的做到反躬自省、长此以往的教学创新,才能避免掉进教学创新“自我陶醉”的陷阱。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文科(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刘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