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为“水滴直播”的网络平台上出现全国多地学校的课堂直播画面,下至幼儿园上至高中毕业班均在其列。家长们议论纷纷,赞成与反对的态度均有。一方家长认为这有利于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另一方则质疑这样的直播是否存在侵犯孩子们的权利。(4月25日澎湃新闻)
诚然,校园直播将学生们所处的环境最大程度的透明化,即便的封闭式的学校,家长们也能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关注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透明之下,阴影减少,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孩子的人生安全。
近两年来,校园凌辱事件频发,不少学生被曝出正在忍受、遭受着程度或大或小的欺凌,而施暴方可能是身边的同学,也可能是老师。尤其对幼儿园的孩子而言,他们主观能动性较弱,自我保护意识尚未完全形成,是及其容易遭受侵犯的弱势群体之一。就在前不久,湖南岳阳一名家长近日到幼稚园探望儿子时,意外发现儿子因不想睡午觉,而被一名女教师以“泰山压顶”的方式坐在身上施暴,遂用手机偷偷将罪证拍下。这是巧了,被监护人撞见而曝光,但是家长们不知道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行径呢?这时,校园直播可以成为一种监督方式,使某些教师们存在一定的心理畏惧,进而做到“为人师表”。
但是,校园直播一定就是好的教育监督方式吗?也未见得。首先,此类形式的监督涉嫌侵犯孩子们的隐私权,并存在安全隐患。仅仅针对幼儿园而言,孩子们在午睡时,也可能存在着更换衣物而造成身体裸露于镜头之下的情况。在报道中,根据上海名庭律师事务所的周铭律师的解答也可得知,最简单直接的就是孩子的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是处于被公开状态,“比如就读学校、班级、在学校做了什么事情。”这无疑也是在为社会上的“别有用心之人”提供可趁之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有一位学生、家长不同意对学校课堂、宿舍进行直播,那么即便大多数人统一也是不能进行的——只要反对者处于这个即将被直播的集体之中。
校园直播也会给处于青春期、心理成长需要特别关注的青少年带来不良的影响。当孩子们处于十几岁的年级时,最常与家长起争执的就是“隐私”问题,如果这时长辈们打着“关心”的旗号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叛逆、反抗、内心压抑等情绪。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在报道中说道,即使在众人都同意的情况下,这样的直播对于教育而言仍有不妥之处。他认为很多学生在“监控”下可能会形成“自我表演”,长久以往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现存教育体制下,我国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大多个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虽然多数人不会选择过激反抗和抵制,但是直播课堂、宿舍无疑是将他们难得宝贵的一些“不守规矩”给强行按压下去,他们会不会觉得随时随地都有着眼睛在盯着自己?会不会有着更大的心理压力?笔者认为,给予孩子们一些自由自在,比时时刻刻的关心来得重要。
当然,家长们想要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是无可非议的,网络直播的方式非常简单,却也非常“粗暴”。如果家长真的想要走近孩子的校园生活,知道他们的点点滴滴,倒不如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听听孩子们如何讲述的,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怎么样的。简单的一句“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比一句“我知道你今天做了什么”来得亲切与温情。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覃心(广西大学)
(作者:刘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