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范娜娜:常去网吧不算贫困生,高校扶贫切忌机械化

发布时间:2017-08-31 15:19:42来源:湖北日报网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等部门出台新规,规定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其中指出,在外租房、经常出入网吧者不得纳入贫困学生之列。规定一出,立即在网上掀起一阵波澜。从穿耐克鞋被取消贫困生助学金到购买笔记本电脑不算贫困生,关于贫困生的话题总能引起舆论的两极化讨论。(8月30日华商报)

  此次陕西省制定的关于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总体来说比较客观具体,是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贯彻落实,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一些伪贫困生浑水摸鱼,使贫困生核定更加公平公正。

  但用“是否经常出入网吧”来甄别贫困生也显得过于简单粗暴。如何界定常去还是不常去,标准何在?更何况有一些贫困生去网吧不见得是为了玩游戏,也许是买不起电脑。一刀切地禁止贫困生出入网吧,或许会让没有电脑的贫困生失去及时获取信息的权利,在网络时代不仅要面对物质贫困的现状,更有可能面临信息贫困的危险。

  甄别、认定贫困生一直是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道难题。现实中,非贫困生冒充贫困生领取助学金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众多网友在该条新闻下吐槽自己遇到的各种扶贫乱象也体现出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严峻和必要。

  也因此,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在贫困生审核上使出了百般功夫。江苏大学用话费高低审核贫困生资格,华中农业大学学生食堂消费过高或被取消贫困资助……从手机话费、餐饮消费、电脑使用等硬性指标来辨别和剔除“伪贫困生”,精准扶贫以量化标准被采纳推行。

  高校精准扶贫的意识是好的,然而用机械化的方法去鉴定学生贫困与否却不甚得体。机械地进行量化,或许会“误伤”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而用各种措施来让贫困生有个贫困生的样子,对贫困生衣食住行严格限制,与其他同学差别化,也有可能造成贫困生的被孤立。

  在这方面,诸如中国科技大学“生活援助计划”更值得借鉴。学校为每个月的消费低于200元的学生进行生活费补助,既暖心又无比人性化。利用大数据手段,对贫困生的生活消费,家庭状况进行精准核实,用隐形扶贫代替哭穷卖惨的演讲评选,彰显人文关怀的同时,又能避免扶助资金被浪费和滥用,不失为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可行选择。

  稿源:荆楚网

  作者:范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