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伍果:调研“现场”不能成迎检“秀场”

发布时间:2017-12-20 17:31:50来源:荆楚网

  日前,一位基层干部聊起他亲历的“全县总动员”。周末,上级通知要来随机调研行政村,县里高度紧张,层层通知,做好万全准备。“上头名义‘不让陪’,却事先打了招呼,陪的人是没有,可上到县委书记,下到村干部都‘原地值班待命’;出发点是‘随机’,却又划定了‘范围’,反而折腾了基层干部与群众。这恐怕是调研组同志想不到的吧。”(12月19日《人民日报》)

  调研贵在接地气。“上头名义‘不让陪’”,为何要“事先打招呼”?是“怕地方真的不作准备,到时无人接待,犯尴尬”还是“怕地方作了准备,让调研的质量打折扣,无法掌握真实情况”?本来不想让地方知晓,想来个“随机”调研,却口是心非,惹得地方高度紧张,折腾了基层干部与群众,引得骂声连连。始料未及的结果让调研组尴尬不已。也当引得广大领导干部反思,下基层调研,不能忘了初心,不能搞形式主义,要接地气,切忌打招呼。

  调研的基本前提是“现场”。调研不到现场,又岂能称为调研?毛泽东同志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自深入到基层一线去实地调查了解,才能倾听到基层民声,了解到基层民意,收集到基层民情,才能掌握真实情况,才能掌握一手资料,才能为本地区的决策、政策制定、施政提供重要的参考。极个别领导干部调研不是去“现场”查看、走访,而是打着调研的“幌子”到基层吃喝玩乐,“调研”完了还半推半就的收些土特产,再回去请些“笔杆子”拼凑调研报告。如此“调研”,令人啼笑皆非。

  调研“现场”成“秀场”缘于作风病。习近平在同基层干部群众座谈时说,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在于上行下效。长期以来,不少地方施政,不注重实地调查研究,制定政策不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往往由“少数人”拍脑子决定或由纯粹是办公室人员的“纸上功夫”,一到基层,往往“水土不服”。基层改革发展的一线,是干事创业的实战场,是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所在,把调研当游戏,在群众面前作秀,无异于自毁形象、自毁政治前途。

  调研“现场”不能成“秀场”。把调研“现场”当成沽名钓誉的“秀场”,只会得不偿失、贻笑大方。深究其因,调研中的形式主义缘于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严不实。只有从作风上入手,狠抓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让广大领导干部多接些地气,多下基层,多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谈心,到基层去体验生产生活,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才能返璞归真,戒掉身上的漂浮于上、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的官僚习气、办公室作风,才能融入到群众,听到群众心里话,看到真民情,收集到真民意,为改革发展调研到有价值的资料。

  稿源:荆楚网

  作者: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