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新课标的相关情况。据介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1月17日 人民网)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沉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此次教育部在新课标中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还体现了我国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
大篇幅地增加古诗文背诵篇目,留给学生的重心,显然不该是为了高压应试而量化的“知识点”,也不该是浮于文字表面的“平平仄仄”,而应该是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自信以及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触碰传统文化深厚的思想内核,激活学生心中的民族文化基因,笔者认为, 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浸润式”传导,才是传统文化最佳的教育方式。
传统文化的“浸润式”教育,需要“循循善诱”的课堂引导。目前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大多都是“介绍常识、翻译诗词、分析大意、归纳思想、背诵全文”等类似“套路”。原本的诗文音律之美、山水情境之意、人文精神之魂,在这样的“标准化”学习中“灰飞烟灭”。让传统文化的真正走进课本,深入人心,就需要更多符合规律、因材施教的积极探索和引导。要根据各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启蒙认知”、“系统掌握”、“创新探究”等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由表及里地理解传统文化内涵,能由浅入深地领悟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进而从血脉深处焕发出对民族的责任担当。
传统文化的“浸润式”教育,需要“情景交融”的校园氛围。学校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环境则是传统文化滋生的“现实土壤”。要让学生领悟“传统之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浓厚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必不可少。学校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的内涵,开展以感受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比如在清明节进行感恩先烈的教育,在端午节进行爱国教育,在中秋节进行亲情教育等。还可以利用班级活动为载体,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调,在视线所及均展示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让学生随时接收传统教育的熏陶,获得审美的感受。
传统文化的“浸润式”教育,需要“继承创新”的时代表达。习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准确把握中华文化教化之道,让当代教育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对于在新时代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坚持“推陈出新”,结合新实践和新时代的要求正确取舍。要坚持“以古鉴今”,引导学生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让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鑫
(作者:杨虹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