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张雯:让教育公平成为偏远儿童的“暖心宝”

发布时间:2018-03-14 15:19:08来源:荆楚网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政治、经济、住房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的目光不妨投向“微不足道”却“举重若轻”的教育板块。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我国教育改革明确了新时代的目标。过去的一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差异缩小”是教育公平很好的体现。那么2018年我们的教育改革需要关注的是哪些?教育公平又应该在哪些方面集中体现呢?

  2017年,一位头顶冰花的小男孩一夜之间爆红,被网友称呼为“冰花男孩”。据了解,“冰花男孩”系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名叫王福满,8岁,是位留守儿童。为了上学,每天要在冰天雪地里走上4公里。他不是个例,他是千千万万农村小孩上学的缩影。如何完善和提高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应该是关注的重点。

  优化偏远地区学校分布,以合理空间涵养公平。《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全国乡村教学点有8.68万所,较2012年增加了2.43万所,但远不及1995年时19.36万个教学点的一半,所以说“上学远、上学难”任然是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上级层面应专门制定促进和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小学或教学点的数量,特别是在经费上应加大投入,保证农村和偏于地区教学点有充分和独立的教育经费。

  加强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以优质资源涵养公平。前不久在一档综艺节目看到一个小品《你的模样》,讲的是乡村小学校长身患重症,依旧坚持工作,一人教三个小学科目,还承担了十几个小学生的后勤生活,三个大学生来到这所小学支教,老校长以为大山留不住他们,谁知,三位教师一干也是一辈子。这是一个温情的故事,支教的大学生能够沉下心、留得住,但是好几万所的农村小学仅仅是靠支教的大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既然教师队伍缺人才,那么选聘人才的时候何不因地制宜,从最需要的地方选拔可以“留得住、教得好”乡村教师。同时,可采用“一校多点,抱团发展”,建立中心学校和多所小规模学校抱团运行的机制,教师可轮流任教,实现当地城镇中心校与乡村教学点共享优秀教师资源。

  宣传强调受教育重要性,以先进观念涵养公平。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律规定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义务教育。至今已经过了32年,但是前不久下户统计人口信息的时候,发现有几户少数民族的80后、90后小夫妻,学历是小学,不免心中一颤,说明大山的孩子们、一些少数民族的孩子们还是有部分错失了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宣传的工作、强调受教育重要性的工作还不能停歇,要各渠道多角度,深入基层去宣传,应把“再穷不能穷教育”“砸锅卖铁也要办好教育”的观念植入人心。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也多次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