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莫让调研沦为“精致的形式主义”

发布时间:2018-05-25 11:32:07来源:荆楚网

  “现在贫困户生活怎么样,采取了哪些扶贫措施,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日前,省委组织部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平武县龙安镇义佛山村、北川县安昌镇金龟村,通过实地察看、问询探讨等方式,详细了解当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落实情况。(5月24日 人民网)

  调研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更是我党的重要“传家宝”。四川省坚持“三个一线” 扎实搞好大调研,为改革发展抓好第一手资料,树起了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的调研之风,让调研接地气,有生气,更具生命力。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让无数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大门,走入群众家门,走进群众心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组织的关心与关怀,温暖了民心。

  然而,部分调研看似阵势大、参与者多,却只是蜻蜓点水、避重就轻,满足于看现场,查资料,找数据,未能真正深入基层去现场查看问题,细致分析原因。只注重基层走访的形式,却忽略了研究的内在,结果只会不尽人意。

  更有甚者开展“纸上调研”。装模作样组队伍、出文件、开碰头会,在以往的材料中收集相关资料、在资料里找问题,在报告里找对策,最终形成调研成果---调研报告,上演了精致的“形式主义”,违背了调研的初衷。

  调研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更是干部作风的“放大镜”。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踩点式”走马观花,“参观式”只看不问,“虚假式”避实就轻,为调研而调研的形式主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寒了基层群众的真心,其危害不容小觑。

  调研成果不能看纸上,要要往群众的脸上看、往企业的效益上看、往地方的发展上看。调研的效果好不好,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调研走访过哪些企业,就让企业来评判,走访过哪些群众,就让群众来评判,而唯有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调研成效的唯一标准,才能让调研少些"花架子",多些"金点子"。

  毛泽东主席曾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以严实的作风,真正身心沉下去,切实解决好问题,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才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人民美好向往的“锦囊秘笈”。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鸣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