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家长带娃,岂能“挟手机以令娃”

发布时间:2018-08-03 16:09:43来源:荆楚网

  在安徽省金寨县周集村,有接近70%的家庭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们都去哪儿了?”近期,返乡民工罗大洪对此感到疑惑不解。(8月2日 《中国青年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离开了娃娃,去到城里打工,从此亲子“骨肉”分离,以往的“面对面”变成“键对键”,见面只能靠线上,关心只能线上关心,教导只能线上教导,家长在那头,小孩在这头。

  有一句话看似励志却刺痛着人们的心:“亲爱的,我只有一双手,搬砖时就不能抱你。”养家就不能守家、看家、顾家,在家就不能更好的养家,守娃和养家,“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使得家长处于“挟手机以令娃”的尴尬局面。

  家长离开了小孩,关爱也离开了小孩。留守儿童的叛逆心理、自卑心理,学习上厌学,生活中自我封闭,性格孤僻等现象于家庭教育缺位,缺少父母关爱有一定的关系。即使现有的科技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家长和孩子之间隔着屏幕的“键对键”的交流取代不了“面对面”的关怀。

  一个值得注意并且需要重视的数据。70%的家长在外打工,在12~16周岁的留守儿童中,有接近42.7%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超过77.3%的孩子经常手机上网。乡村儿童的上网时间已经高于城市儿童,尤其是留守家庭儿童,部分地区有超过31%的留守儿童,暑假期间耗在手机上的时间每天超过两小时,接近15%的孩子,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以每天上网次数超过3次或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计,48.3%的留守儿童高度依赖手机。其中,刷视频、打游戏和网聊三项活动,占据了孩子们90%以上的上网时间。

  其实,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美丽家园”的建设,乡村振兴也离不开“家庭振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要找准结合点。首先,要把缩小差距解决乡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尽快缩小“城”和“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差距,让家长回到家里陪伴妻儿解乡愁。其次,要把握人气凝聚气力。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工作合力,统筹好乡村产业培植的力度,就业选择的纬度,让乡村“土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中,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然后,要把握短板促成目标。要正确把握存在的问题短板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存在的问题,下一些实际的功夫,壮大乡村旅游、培植乡村特色产业等举措,把短板转化为优势。

  家长带娃,不能“挟手机以令娃”。需要各级部门形成真正的工作合力,以强力的工作措施保障,解决问题短板关键,多举措把乡愁内嵌到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中,才能放下手机,让父母留在孩子身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来源:荆楚网

  作者:郭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