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公安机关依法侦办一起打着“退役军人”旗号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1日发表《严惩违法犯罪 捍卫法律尊严》的文章,向全社会发出正义的呼声。这起案件的发生,令人警醒、让人深思。
军人,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给予军人崇高的荣誉。早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推出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主席旋即批示“印发全军”。自此,“最可爱的人”成为人民志愿军、人民解放军的光荣称号。1979年9月27日,国家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为报告文学集《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一书题词,发出“学习英雄们勇于献身的忘我精神,为祖国四个现代化英勇奋斗”的伟大号召。2018年3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解放军和武警代表团时指出:“让军人成为社会最尊崇的职业。”“最可爱的人”,成为祖国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最高褒奖。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有的扎根基层,建设美丽乡村;有的敬业奉献,守护人民财产安全;有的勇立潮头,成为行业翘楚;有的自主创业,带领群众就业……他们以革命军人的信念,践行永远跟党走、为人民服务的誓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权利意识的提高,退役军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待遇保障相对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逐渐显现。解决这一矛盾,首先是靠经济发展,其次靠制度保障。党和国家一直关怀军人权益保障,陆续出台《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等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保障其正当权益,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日益增强。今年,党中央决定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尽快出台《退役军人保障法》,又给退役军人带来福音。作为党的光荣战士,应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勇做全社会的最美名片。
首先,要勇做爱党忠诚的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爱党忠诚,是军人的政治品格。退役军人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经过军队“大熔炉”淬火锤炼,党性更强、信念更坚。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退役军人主流思想积极、健康,但极少数人还存在信仰缺失、精神迷失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作为新时代退役军人,要增强政治意识,永葆爱党忠诚的品质。一是维护核心显忠诚。要忠诚核心、维护核心、拥戴核心,自觉向核心看齐。二是服从大局显忠诚。要从全局认识、支持改革,做改革的主动参与者、积极推动者。三是自觉担当显忠诚。要以对党忠诚、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为“中国梦”继续奋斗。
其次,要勇做爱国奉献的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爱国奉献,是军人价值观的内在实质。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退役军人都服从国防需要,听从组织安排,积极适应身份转变,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用行动回馈社会、回报人民,带头维护军人良好形象。新时代是奉献者的时代,作为退役军人,要增强政治信仰,永葆爱国奉献的品格。一是做中国价值的实践者。强化奉献意识,履行社会责任,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二是做中国精神的倡导者。用立志勤勉、励志敬业精神,倡导良好社会风尚。三是做中国力量的推动者。勤奋工作,发挥好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汇聚起建设幸福中国的磅礴力量。
再次,要勇做遵纪守法的名片。管仲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规定的平等原则,意识着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退役军人本身,首先是一名普通公民,都有遵纪守法的义务,也有捍卫法律尊严的责任。作为新时代退役军人,要增强政治纪律,永葆遵纪守法的品格。要发扬军队纪律严明的优良传统,敬畏法律、遵守法律,无论是维护合法权益,还是表述利益诉求,都必须依法依规,在法治轨道上进行,真正做到:在部队是好军人,回到社会是好公民;在部队服从命令,回到社会遵纪守法;在部队是训练标兵,回到社会是时代标杆。
“若有战,召必回”不是空喊的口号,是退役军人的庄严承诺。全体退役军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革命本色,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打造社会最美名片,永远做人民心中“最可爱的人”。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先进
(作者:刘文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