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病情不懂问百度,难道仅是医生态度差?

发布时间:2018-12-20 15:41:31来源:荆楚网

  12月16日,新化县人民医院医生和患者起争吵视频热传。医院方面称,因患者较多,刘医生看完患者阳某某彩超后表示是小叶增生,“观察就行了”,便开始为下一个患者看病。陪同阳某某的两人便开始质疑刘医生,要求其解释病情。刘医生对其语气感到不满,说有什么不清楚的回去百度一下就懂,随后双方发生争吵。医生无法看病,到对面房间,阳某某和同行者追赶并踢门。最终刘医生向患者解释并道歉,医院已对医生进行批评。(12月19日 《新京报》)

  患者阳某某的彩超检查结果是“小叶增生”。阳某某问刘医生“小叶增生”是怎么回事,医生说:有什么不清楚地回去百度一下。或许是“小叶增生”不容易解释清楚,或许当时患者太多,医生想提高效率,但无论如何,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很关切,想了解更多信息,医生应耐心地解释。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语境下,医生用“百度一下”来敷衍患者对病情的担忧,除了固化医患关系紧张,还真没有其他积极效果。这段视频之所以走红网络,引发公众的关注,就是因为它切中了民众对部分医生态度恶劣的印记,增强了医患关系紧张。

  很显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谴责的矛头对准了该医生的态度恶劣。患者应体谅医生的难处,但医生也应体谅患者对疾病的焦虑,耐心地解释,诚恳地沟通。一句冰冷的“不懂问百度”,无疑是关上了医患沟通的大门,信息不对称,只能让患者滋生猜疑,于冰释紧张的医患关系没有益处可言。患者和网友不满医生的敷衍,谴责之声此起彼伏。医生道歉,似乎为这件事画上了句话。但在笔者看来,它所带来的思考不应戛然止步——较之于态度恶劣,“病情不懂问百度”的误导效应同样不容忽视。

  网络迅猛发展,引擎搜素强大到了无所不知的地步,不少人特别是爱上网的年轻人,都养成了“遇事不决问百度”的习惯。这样的惯性之下,很多患者也喜欢在病情不懂的时候,打开百度搜素。事实上,如果百度病情的目的是先了解一下,为进一步去医院治疗储备医疗知识,这也无妨;可是,很多人把百度看成了“全科医生”,完全依赖百度,按照网上的指导用药、治疗,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习惯。

  首先,网上的医疗信息鱼龙混杂,很多医疗信息的发布者并非医生,而是网友依据自己的经验来撰写的,不能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其次,病况相同的病人,患者个体的差异很多,病情也千差万别,如果依据网上的信息对号治疗的话,容易造成误导,贻误治疗。再者,百度还存在对医疗机构竞价排名的恶习,患者网上百度病情,搜素的结果往往是医院、医疗机构。因此,患者很容易被百度“介绍”到线下的医院去治疗,给患者造成经济或身体上的伤害。

  我们不能完全否认“病情不懂问百度”的积极性,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百度来普及医疗常识等等。但是,大家应本着科学、谨慎的态度,对待“病情问百度”,而作为一名医生,更应当劝导患者谨慎使用百度工具。概而言之,医生用“不懂问百度”来搪塞患者,不仅是服务态度差,更容易产生误导。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