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通知要求,未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近期,一些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进入部分中小学校园,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为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
应该说,教育部的这个APP“禁令”可谓来得及时。在发现APP出现异常,及时发出通知严禁有害APP入校园,对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无疑将产生积极影响。“通知”很明确,主要是针对APP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这正是抓住了一些有害APP的要害之处。众所周知,APP本身并无过错,但包含的内容是什么、如何使用、何时使用、使用多久等必须明确。
其实,当APP最初进入校园的时候,还算正面,可过了不久便开始变味。主要是APP中有毒害青少年的内容,而且泛滥成灾。加上监管的缺位,这使危害性不断增大。本来,APP是方便包括学生在内互联网使用者的一种现代交流乃至学习工具,可以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方便、快捷、惬意。而对学校来说,同样是可以利用的一个管理手段。而现如今,APP名目繁多、鱼龙混杂,以帮助学生学习与教育信息化为名大举进入校园,令人担忧。
学生的APP增多,甚至连智能手机都存不下,这背后是监管者学校有意无意的纵容使然。不少学校对运营商的APP核查不严,监管缺失,对来路不明的APP也大开绿灯。而运营商正是抓住了监管漏洞,暗中搞花样、玩猫腻,把一些不利于学习的内容如游戏,甚至色情内容隐藏其中。表面上看,学生好像是在利用APP学习,实则是在玩游戏甚至浏览不健康内容,极大损害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如今,课业负担一直是困扰中小学生的一大难题,减轻中小学的课业负担,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各方都在出主意、想办法。然而,不少学校还在向学生推荐APP,借用此手段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还顶峰搞排名。虽然有些APP不收费,却也给孩子们的快乐教育添堵。就算APP具有辅助教学的功能,也要警惕把教育变成“主次不分”或“喧宾夺主”。教学有着自身特殊规律可寻,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与机器互动,APP的角色再重要也是次角。作为学习辅助工具的APP,不能超越以学生和老师为主体的教学范畴。
而“通知”明确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对进入校园APP的审查与监管责任。还要求,各地要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学校首先要把好选用关,严格审查APP的内容及链接、应用功能等,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查同意。这就是给学校滥用APP又多加了几道门槛。对此,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从学校实际出发,而不是盲目地一哄而上或搞“一刀切”,无异对利用好APP起到事先预防的作用。
当然,APP绝非“洪水猛兽”,而是要利用好。严控APP入校园不是搞“一刀切”式的全部禁止,而是要建立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通知”也明确,要逐步建立学习类APP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互联网+教育”,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作用。而要建立长效机制,就要以问题为导向,完善监管机制、审查机制、监护机制。当然,有了这道“禁令”并非万事大吉,还要确保政令贯彻到位。而无论如何,把校园APP问题重视起来,对过滥、有害、缺监管的APP说不,正当其时。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
(作者:杨虹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