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宋传玉) 新媒体10万+怎么做?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日前,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网官方微信前负责人、新华网总编助理刘洪应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邀请,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心得。
在新闻评论茶座上,他针对同学们的评论作品进行现场点评,在《新媒体10万+怎么做》的讲座则围绕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结合个人工作经历为同学们分析了新媒体形式下评论的转变,并以微信为例阐述了如何运营新媒体。
新媒体评论要简洁、幽默
如何写好新媒体评论?针对同学们的评论作品,刘洪认为:
第一,与传统评论相比,新媒体评论逻辑体系更加清晰。比如说传统新闻评论最简单的逻辑体系是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但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时可以变换为1、2、3、4、来表达,这样有时显得更加清晰,便于手机等新媒体的阅读。
第二,传统评论段落比较饱满,讲究起承转合;但新媒体评论段落应简短,大段大段的文章会使读者产生阅读的痛楚感,一两个自然句组成的段落会更加简单清晰,崇尚写五六百字的文章。
第三,文章忌平铺直叙,隔几段得有一个槽点,真正好的文章,会使读者产生特别的印象,而不是一本流水账。应注意影响力和传播力,题目和开头要足够的新颖,开头可以打破常规,一两句话,甚至一两个字都可以。
第四,以平视的角度进行写作,同时要有适当的幽默,幽默是最好的传播力。
新媒体10万+是怎么来的?
根据运营新华社新华网新媒体的探索与思考,刘洪向同学们分享了"刚刚体""一字文"等现象级微信稿件的诞生过程与影响。谈到新媒体如何做到10万+,扩大影响力?刘洪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点,转变文风。文章的写作要转变一本正经的文风,灵动、轻松、活泼、幽默的文风更受欢迎。其次,迅速作出反应。在新闻出来后,反应迅速就会占得先机,如果文章还不错,就可迅速得到广泛传播。
第二点,要快说、敢说、能说、会说。如今舆情复杂,怎么在新媒体环境下写出有战斗力的文章?首先社会需要一锤定音,而舆论对媒体有特殊的期待,必须及时的发声,比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会在关键时刻有一锤定音的效果。敢说话,并不等于会说话,一定要注意尺度火候。当然还要确保内容完全正确,包括留言的管控。
第三点,不能一味阳春白雪、孤芳自赏。应更接地气,更贴近年轻人。不然,辛辛苦苦发出的报道,却无人问津,甚至远远比不上个别自媒体随意编发的文章。但同时要警惕低级趣味。不赞成谐音卖萌,二次元,应注重文字本身的韵味。
第四点,标题要有张力,向标题党说不。标题需要精心设计、反复锤炼,要灵动、留有余味、有适当的数字和关键词。标题党虽然会带来点击量,但会降低品味,应看重长远效应,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太低俗,丢了品味。
新的新华体更迅速、更灵动、更有传播力
谈到以前的新华体,大家会想到"严谨""气势磅礴""宏大叙事",刘洪强调新的他们正在做的是"诗意的文字+精良的图像+极简的排版",会更迅速、更灵动、更有传播力。
刘洪以新华网"一字文"系列的微信文章为例,他指出"一字文"能火的原因,首先是标题简练。有时候要反其道而行之,化繁为简的方式为受众提供新鲜感,又唤起了受众的好奇心;其次是文字凝练。摒弃了长篇大论,站在高处说教、喊口号的话题形式,以五六百字的文章与网民共同学习和交流;最后是用图片说话。图片的选取和布局大有考量,"一字文"系列的图片不仅精美,同时还能表达一定的内容,省去了冗长的文字陈述。
刘洪还指出,接下来要关注知识化,融媒化,集成化。比如说解析新闻内核、溯源信息真相、回应舆论关注、深挖兴趣话题等都需要知识作支撑。现在都在手机上看新闻,单纯的文字肯定不行,需要各种各样的元素,生产移动传播融媒体产品就成了现实所需。新闻信息最终还是服务型的,要有服务意识,集成化就是聚合生活服务板块,接入第三方服务入口,为生活服务。
讲座的最后,刘洪向在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对于新媒体时代写作的几点感受。他说,还是相信内容为王,但是内容绝不仅仅限于文字。技术非常重要,谁掌握了技术,谁就拥有了平台,谁拥有了平台,谁就拥有了内容。他还强调,不能"照搬照抄",要宣更要传。原创才是真格调,用真心传播,避免假大空。
(作者: 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