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改革韧劲,坚决突破制约发展的种种坚冰,中国这艘巨轮,定将驶向又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
这几天,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相继举办活动,纪念40年前那场“春天的会议”。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正是这些著名论断,唤来了中国科学的春天。
在那次大会的闭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科学的春天》的讲话。本来,郭沫若的身体已不允许参会,但他坚持要参加。他说:“科学大会一定要去。”“一定要去的”,还有此前在厕所里扫地的科学家童第周、陈景润,还有在“牛棚”接受改造的一大批科学家。知识分子摆脱了“臭老九”的地位,科学技术得以在中国大地上重放光芒。
以全国科学大会为重要突破口,中国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其实施,以义无反顾的巨大改革勇气解冻冰封的大地,激发了国家发展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巨大活力,古老的中华大地展现出勃勃生机。
与40年前相比,今天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家、科研工作者有了更广阔的平台、空间,但也要看到,经过40年的发展,一些观念上的、制度上的问题也沉积成坚硬的障碍,阻挡着科学技术发展。比如,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高,有的机构甚至不到5%,很多发明创造在实验室里睡大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科技成果被随意复制和使用的情况,创新积极性受到阻滞;简单“数论文”的科研评价形式,对科研人才造成了束缚;过分强调知识作为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动辄得咎,“干事有风险”,造成一些科学家“不大敢干事”……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要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以深远的历史眼光把握时代潮流,切中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指明了改革突破的方向。“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3月28日,中央深改委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再次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一往无前向纵深挺进的坚定决心。站在这样的历史关口,深情回望当初的艰难突破,我们愈发深刻地认识到,唯有穿过“艰险的峡谷”,才能实现柳暗花明。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改革韧劲,坚决突破制约发展的种种坚冰,中国这艘巨轮,定将驶向又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李思辉
(作者: 编辑:肖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