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文学:“跪拜礼”谬否要看现实情境
发布时间: 2008-09-11 17:06 来源:
进入电子报
教师节,广东东莞几位家长带着就读幼儿园的孩子给老师行跪拜礼表示感恩,有人指跪礼太过夸张,而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导彭林则称跪拜礼是表示特别敬意的一种方式,对某些特别崇敬的人使用这一礼节是可以的。(9月11日羊城晚报)
据说我国在汉代以前,没有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便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物即席子,然后在席子上“席地而坐”。席子上的“坐”姿,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那时的“坐”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汉代以后,凳椅先后问世,人们渐渐高座,不再“席地而坐”,但跪拜礼留了下来,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此外在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也世代相传。后来增加了打千、作揖、鞠躬等礼节,但到辛亥革命胜利之时,标志了几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结束了这种跪拜礼,不过在拜神、拜祖时仍有习惯性的风俗残留。
博导彭林所称,中国传统礼仪中,跪拜礼是表示特别敬意的一种方式,对某些特别崇敬的人使用这一礼节是可以的。注意彭林语中两个元素,一个是“传统礼仪”,一个是“特别崇敬”。任何历史阶段都是承前启后的,任何文明都是有历史渊源的,但是历史又是新陈代谢的,文明又是推陈出新的,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发扬传统不是完全保留传统,先祖特殊生活状况下的“传统礼仪”形式,当今未必都很合适。举手敬礼同样能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特别崇敬”不是一般人都配得上的,老师的职业、老师作为一个群体,和医生一样,值得全社会的崇敬,然而并不意味着这两个群体中的所有人,都值得“特别崇敬”。“特别崇敬”适用于作出特别贡献、生成特别事迹、具有特别人格的人。例如汶川地震中为了保护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的老师们:谭千秋、张米亚、瞿万容、杜正香、何代英、蒲斌、向倩、袁文婷……,我们都应当向她(他)们行跪拜礼,因为她(他)们值得“特别崇敬”。
半年前,赵本山收徒仪式上使用跪拜礼,遭到广大网友痛批,说“有点像教主登基,很丑,很封建!”虽然不能说痛批者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从痛批和力挺的网友人数比例为14:1看,多数人已经不认同师傅收徒仪式使用跪拜礼。一年前“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他的一篇题为“李阳疯狂英语包头基地成立”的博客文章中,插有一幅“全体学生跪下给老师们磕头”的照片,同样受到广泛的质疑,说“象是宗教集会”,感恩不必跪下磕头。
一年前,朱军、刘亚伟、李义、童辉等12位业余相声演员,向倪明、夏文兰老师献花、行鞠躬礼时,出现了拜师预订议程中所没有的一幕:有的弟子突然跪倒,按相声界老的拜师传统行“跪拜礼”,倪明、夏文兰赶忙弯腰伸手拉起众弟子,“咱们今儿是‘好事新办’,不兴这个,快快请起。”坐镇现场的国内相声界泰斗、87岁高龄的张永熙先生,登台致词时赞扬了倪明、夏文兰老师后说,“我不赞成‘跪拜礼’这种旧时代的方式,咱今儿就立个不成文的规矩:从今往后拜师,绝不再行‘跪拜礼’”。
在我对“下跪”的印象中,有四种经历,一是当年在学校里,老师曾叫老不做作业的或者调皮闯祸的学生下跪,我们虽然是小孩,但是知道这是惩罚;二是自己老是没有记住父亲的话,犯了错,被父亲严厉喝令下跪还不给吃饭,当然也知道这是惩罚;三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搞阶级斗争,批斗“地富反坏右”、“牛鬼蛇神”、“臭老九”时,被批斗者都是跪着面对批斗者的,这叫认罪;四是近年来的帝王将相电影电视画面上,常有跪着山呼万岁万万岁。
因为我老是误在“跪拜礼”和这些陈年旧事之间发生不当联想,所以我赞同辛亥革命终结“跪拜礼”的做法,而且现在行使“跪拜礼”荒谬与否,还要看现实语境心境情境,而不是看曾经是“传统礼节”。
稿源:荆楚网
作者:柏文学
(本文来源: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柏文学;教师节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