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振龙:政府“救市”旗帜下还有多少“窝”朱志刚?
发布时间: 2008-10-24 09:48 来源:
进入电子报
据《重庆晨报》10月23日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志刚,正在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双规”审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此调查与其直系亲属以极低价购买房产有关。目前,该案已牵涉京城房地产行业的数名人士。
不由人一声长叹:又是官员与房产商“通奸”!单就本月而言,此类性质的事件我们至少已经听闻两“窝”了。一是《南方周末》10月10日披露的“绍兴房地产窝案”新内幕:房地产商帮官员“买官”。二是《瞭望》新闻周刊13日报道了“重庆房地产窝案”:1年之内8名厅级干部接连“落马”。
而在对一系列“窝案”的追踪调查中,相关记者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内幕:房地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权力寻租和官商勾结,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可能有多长——从而呼吁各方,应尽快正视这个官员腐败的“重灾区”。果不其然,话音还未落,朱副主任委员这就“挺身而出”被“双规”审查了。显然,以其“体积”硕大,他届时也将带出一“窝”小朱氏来,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待言,与这房地产领域官员“重灾区”灾情仍在蔓延开来,官员们前“腐”后继的丑陋景象相对应,我们不难看到的另一番欠美景象是:恰如媒体所断言,在中央相关部门的“默认”之下,经先前一番微妙的政策“擦边球”之后,各地方政府部门的房地产“救市”计划果然正式摆到了台面上,并如火如荼、铺天盖地展开着,而各方公众长期不绝于耳的反对声届此也更趋于激烈。
10月23日,浙江在线恰好就有这么一则相关消息:面对种种反对政府“救市”的质疑和议论,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22日在一《讲话》中给予了间接“回应”:“救楼市”“不是为了救房地产企业,而是为了救经济、救银行、救百姓。”他明确提出,当前特别要抓好该市24条“房地产新政”的落实,以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毋庸赘言,王书记的说法是主张政府“救市”的代表性言论之一,至于其它的,诸如还有一旦楼市大落、房价大跌,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会大幅减少,相应地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民生保障资金也会大幅减少,以至于资产缩水、失业增加、公共服务减少,最终必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等等,一系列不乏“要挟”成分的说法。总而言之吧,政府“救市”捧出的就是一片“好心”,公众若不予以积极回应,甚至是继续“顽固”地反对,无异于不识好歹视之为“驴肝肺”了。然而,即便如此,公众对政府“救市”普遍报以的姿态,事实上无疑却仍是除了反对还是反对,原因何在呢?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曾长期被“放血”的公众与房产商“宿怨”已久,如今让他们同意动用纳税人财政去救“宿敌”,而且还要冒着扰乱自由市场的潜在风险,这诚然是件难事。但这些,恐怕并不足以构成公众自始自终都坚决反对“救市”的全部原因。毕竟,“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劝喻谁都能理解。
在笔者看来,若要解答公众“反对”政府“救市”之谜,我们将不得不溯及另一个层面——在公众反对“救市”的语场中,不仅包含着要对房地厂商予以“睚眦必报”,更包含着对政府这一行为本身的不信任。无须多言,这一点其实早就很明了:“政府‘救市’动机何在?”这句耳熟能详的话,以及由其引发出的,“政府‘救市’就是在救房地厂商”一说,或者更直接的“政府‘救市’是‘官商交易’”等等,皆已表明如此。而房地产领域层出不穷,动辄一“窝”的权力寻租现象,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公众的“内幕”印象。诚然,在政府“救市”旗帜下究竟还有多少“窝”朱志刚,恐怕不是一句“为了救经济、救银行、救百姓”就能回避得了的。
质言之,如果政府部门及官员不能先把自己从“暴利均沾怪圈”中,尤其是畸形无比的房地产腐败“重灾区”中“救”出来,最终缺少了公众参与而致“有价无市”的楼市,说白了,所谓的“救市”充其量不过是:政府机构在与房产商又一次“亲密接触”,或者说是“两情相悦”表演罢了,而且“孕育”出的很可能是一“窝”又一“窝”朱志刚们。
稿源:荆楚网
作者:司振龙(安徽 大学教员)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政府;救市;朱志刚;司振龙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