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李波:“公车私用”收费岂能隔靴搔痒

发布时间: 2011-02-24 16:47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广州市2011年两会上,该市纪委主要领导表示,最快将于今年六月份对包括市管干部在内的全市公务车实行更严格的监督管理,届时公车将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实行分级管理,经批准非公务用车将采取有偿使用措施,试点单位估算,拟按照每公里1.5~1.7元收费。
  “公车私用”是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群众十分憎恶的现象。据官方透露,广州市公车的数量接近20万辆。如此庞大的公车规模,不进行有效的监控,必然导致“公车私用”泛滥、国家资源挥霍。广州市拟在公车上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并对“公车私用”情况折算收费的举措,是强化公车监管的一种积极探索。但是,“公车私用”的收费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不宜过低。广州市“拟按照每公里1.5~1.7元收费”,这比该市出租车的收费都要低得多,如此低的标准,对于遏制“公车私用”现象,只怕多少有些隔靴搔痒之嫌。
  “公车私用”本身就不值得提倡。具体实施起来,一些公务员因为各种特殊原因确实需要借用公车,对其按照一定标准收取使用费用,是地方政府整治“公车私用”的一种过度手段,也可以视作地方政府的一种权衡之策。但是,收费的标准一定要通盘考虑,要把“公车使用产生的汽油费、管理费、折旧费、保险费等统统算进去”,而不能只是象征性的收费。2010年广州出租车起步是7元,每公里2.6元,等待时间就是每小时26元。大概是2分多钟跳一元。车速低于15公里就计时间。对比看来,广州拟施行的“每公里1.5~1.7元”的公车收费标准明显偏低。公车使用成本低廉,不仅无法有效遏制“公车私用”现象,更有可能导致公务员争相借用公车。
  收费确实是遏制“公车私用”的有效杠杆,但这一经济成本杠杆必须该有的放矢。地方政府在折算借用公车的收费标准时,不妨从折旧费用、设备费用、车型等级等方面进行衡量。折旧费用,主要表现在借用公车时,应该把政府购车的费用和折旧费核算进去,而不能只局限于油费的考量;设备费用主要是指,广州将要为公车安装的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的费用。据测算,如果广州全市公务车都装上GPS系统,第一年花在GPS上的费用就达近5亿2千万,而以后每年的管理费是1亿2千万。这是一笔巨大的花费。这笔费用应该平均折算开去,计入到借用公车的收费标准中;车型等级主要表现在,根据不同的公车档次,收取不同的公车使用费用。借用普通国产车的费用和借用高档进口车的费用、借用一般车型的费用和借用豪华车型的费用都应该有所区别。倘若不是这样,那么公务员出门办私事,不都争着借用单位高档的公车吗。再者,单位领导干部用车,谁敢去收费,又如何收费,也有操作上的不确定性。借用高档公车既能得到舒适的驾车享受,又能满足领导干部的特权快感和虚荣欲望,而这恰恰是老百深恶痛绝的、是党和政府坚决反对的。
  其实,根治“公车私用”,关键是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将公车的数量、使用情况、折耗费用等公之于众,接受广大群众和各种媒体的监督,对违规使用者进行严肃处理,培养自觉自发的公私分明的干部意识。“公车私用”收费,作为一种过度式的无奈之举,绝不能高举轻放,否则极可能适得其反。
  由此说来,“公车私用”的口子本不应该开,即便要以收费的形式暂时过度,也必须综合考量,把收费标准定格在一个较高水平,这样才能制约大面积的借用公车现象,才能既照顾到一些有困难有需要的公务员,又照顾到党和政府的利益,照顾到老百姓的诉求。当然,公务员们若嫌借用公车的成本过高,那么不妨打车。若都去打车,那么“公车私用”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波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李波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