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专家和家长批判可操作性不强的《中小学生守则》已经启动修订,空洞内容将删除。昨天,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北京酒仙桥第一中学考察新型教学模式时透露上述消息。(9月16日《京华时报》)
每逢开学季,教育话题总会跨出校园大门,演变成公共舆论的焦点。比如,语文教材再次删除鲁迅文章,“在家读书”的教育实验等等。把教育议题交给公众进行充分讨论,这样的开放性教育当然是我们乐见的。《中小学生守则》是学生行为的指南,从入学开始就让他们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单有助于其良好习惯的养成,更可以潜移默化地培育他们的规则意识,《守则》应当包含什么内容,应该宽泛还是具体,也难免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几年前,《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除了“敢于同犯罪行为做斗争”等条款,增加了“善于自救自护”等新内容。但公众一味拿其他国家的守则进行不对等的比较,也有失偏颇。一者,我们的《中小学生守则》的确较为抽象,但与之相配套的还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日常行为作了细致的要求,比如准时到校、上课举手发言等内容,而且各个学校还都有自己的细则。国家站在宏观的角度制定守则,地方和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具体规定,这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二者,早在几年前,就有专家指出网上流传的《美国中小学生守则》其实是以讹传讹,事实上,美国根本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中小学生守则》,他们的规则也是各个学校自行制定的。
诚如厦门大学王洪才教授所言:当教育被简化为谋生工具,教育焦虑就难免成为一种普遍症状。学生守则等等连学生自己都不太在意的事情,却能在舆论场中发酵,暴露了一些人“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认识惯性,也折射着普遍的教育焦虑。为了能让孩子上个好学校,许多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一边带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提高班,一边托人情、拉关系。“教育焦虑症”几乎成了中国家长的流行病、常见病,而只要是事关孩子教育的事情,总要对比一番,评判一番,分出个高下优劣来,《中小学生守则》难免躺着中枪。
国外的教育并不是完美无瑕,中国的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是有规律的。按照规律,成功会水到渠成,而违背规律“除了痛苦和折磨自己,就没有别的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下,我们的守则可以说“诚实守信”,美国可以说“考试不许作弊”,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事实上,教会孩子诚实等优秀品质,还有赖于家长和教师结合个体的特点因材施教,寄希望于一个《中小学生守则》,就能“快好省”地解决孩子的行为偏差,都有可能印证蒙台梭利所说的“儿童生活在成人的暴力世界里”。
《中小学生守则》并非不能一成不变,空洞的条款可以删除,具体的内容可以增加,教育部门正视公众的呼声,并作出适时调整值得称道。如何让孩子得到最合适最有效的教育,家长不妨少一些功利性,多一些理性,“回到常识、回到生活”;对教育部门而言,不仅要致力于提升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也要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上下功夫,化解日益弥漫的教育焦虑。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任小康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