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赵志轩:不能只到衡水中学取“升学经”

发布时间: 2014-03-04 15:50:00  来源: 荆楚网  作者:赵志轩  进入电子报
   1日,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区的1400余名教育工作者齐聚河北衡水中学,第十六届全国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暨高三教学策略研究现场会在此间举行。期间,衡水中学“晒出”多年办学经验,更令教师们期待的则是明日“同课异构”高效课堂的观摩学习。(3月2日新华网)
  1400余教育工作者到衡水中学取经,无非是仰慕其超强的升学率罢了。那么,这种取经的行为,也就仅限于业务教学“经验”的学习和管理“经验”的学习罢了。但不论是业务教学“经验”的学习也好,还是管理“经验”的学习也罢。最后,归结一点无非是追求永恒不变的升学率罢了。
  可是,在笔者看来,一个学校值不值得别的学校前来“取经”并为之学习,并不在于这个学校的升学率有多高,一年能培养出多少个清华北大的学生,而是要看这个学校学生心理的健康程度,与以后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假如一个学校只是培养“高分低能”的“升学机器”或“加工厂”,试问,这个学校的所谓“先进经验”还有学习的必要吗?假如一个学校只是凭借自己往日的所谓声望,把全国全省的优质学生资源都聚集垄断在自己旗下,而不是把“落后生”培养成了“优等生”,这能算是这所学校的“功力非凡”与“教育成果”吗?那么,试问,向这样的学校“取经”,又能获益几何呢?
  当下,我们仍用看得见的“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好坏,而不是“潜心育人”来培养健全、合格的社会公民。这既是教育的失败,更是教育的悲哀。持功力的教育心态,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乐此不疲、前赴后继向这些所谓的“先进学校”看齐。我们的教育又将归向何方?难道“高升学率”是唯一恒定不变的方向?
  1400余教育工作者到衡水究竟“取哪门子经”?如果不对当下教育认知偏执的纠偏,仅拿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好坏与学生的优差。那么,前来衡水中学取经的教育工作者越多,受害者们也只会越多,不是吗?
  稿源:荆楚网
  作者:赵志轩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沈素芬)
关键词:衡水中学;升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