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高福生:莫小觑“假官博”背后的“真问题”

发布时间: 2014-03-13 08:25:34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高福生  进入电子报

  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在两会上对官员读博现象进行批评。他表示:“有些人读什么博士?图虚名,招实祸。真想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召来考一下。好几个贪官都是博士。我抨击不学无术、注水的博士。”(3月12日《新京报》)
  按理说,官员也是人,享受与公民同等的受教育权。他们在繁忙的公务中,拨冗读博,精神可嘉,不应说三道四。但近年来,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已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一些手握公权力的官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动用公共财政占用高教资源,轻而易举就拥有了博士学位。老百姓对这种“上课不见人、毕业才现身”的“假官博”嗤之以鼻,要求严惩这种“比贪污受贿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腐败。
  有两个“假官博”案例公众耳熟能详:一是原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曾拥有多个硕士博士EMBA学位,29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博导研究员等,一百多项专利;二是原南京市市长季建业,从党校干部班的学员到法学博士,再到名校博士后,其“学术履历”也如同他的职务一样“步步高升”。可叹的是,这两个“学位等身”的高官,却是典型的“假官博”,沦为了人民的罪人,成了官场笑料。
  早在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教授杨春时就在“两会”上提交提案,建议整治这一现象,清理官员读博,维护高等教育的纯洁性及公平公正。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官员读博风依然愈演愈烈。时至今日,一些领导干部的名片上,博士、博士后等头衔依然是满天飞,让人真假难辨。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落马高官中,博士学历官员亦呈上升趋势,十八大以后约占五分之一。
  “假官博”缘何泛滥成灾?一是仕途有需要。近年来,学历在官员提拔与任用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硬杠杠,导致官员读博趋之若鹜;二是权力可寻租。因为有权,官员入学比常人要容易得多,即便考试也是走下过场。此外,学习经费也不需要自己埋单,上课、作业、论文之类多由秘书或他人“代劳”。三是需求有市场。一些高校失去了高尚的灵魂,置学术的尊严、高校的公信力于不顾,为官员读博开辟“绿色通道”,乐享权力带来的各种资源。
  刹停“官员读博”,挤干“官博”中的假水份,必须正视其背后的“真问题”,将之上升到反腐的高度来进行“破解”。在当前国情下,须走出选拔干部“唯学历论”的误区,让学历和能力各领风骚,惟才是举;须挤压权力寻租的空间,让科研经费、土地审批、计划指标等资源不能暗箱操作、一个人说了算;须重点清理当下的大学教育管理和学术管理制度,摆脱行政干预,增强高校的独立性。
  如此多管齐下,致力在铲除“权力文凭”滋生的制度土壤上动真来硬,方能断绝官员借“假官博”来点缀门面、铺平仕途、名利双收的念想,敦促官员真学、真用,远离文凭腐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谋福祉上。
  稿源:荆楚网
  作者:高福生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两会;官博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