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75所部属高校发布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日前发布“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得出其综合平均得分为56.8分,在内容完备性、公信力和信息公开方面总体有待提高。(4月3日中新网)
细看高校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姑且不谈有没有引入颇受关注的第三方评价数据,报告本身的就业率统计截止时间都不一样,比如“北大是12月31日,北师大10月31日,同济大学9月30日,而电子科技大学更早7月15日”。如此的就业数据乱象,不禁让人质疑中国的高等教育。如果学校都不能严肃地给公众一个就业质量的交代,那么如何让千万家长放心地把子女送进“象牙塔”,如何寄托国家“教育强国”的愿景?对此,我想问三个问题。
一、就业是民生大事,毕业生就业更是国家热切关注、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2014年又被戏称为“最最难就业季”,而作为毕业生投身社会最后一站的高校,为何在就业质量报告上普遍失信?是不重视?还是信心不足?也许,高校面临艰难选择,就业率达不到社会预期有损名誉,就业率高又难掩现实的尴尬,但是公道自在人心,到底培养出什么人,能干什么终究会得到社会检验。与其在就业率上“欲抱琵琶半遮面”,不如踏踏实实抓教育质量。
二、就业质量报告本身是不是缺少顶层制度设计和监督实施环节?教育部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高校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对高校毕业生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趋势做出数据统计和分析,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好事不做实,就会变成形象工程,最终也必将受到社会的诟病。“就业率怎么算,毕业生的结构如何组成,报告最终如何发布”等这些都缺乏制度统一性,同时在具体实施环节,统计数据、发布流程等没有足够的信息公开和监督保证,以至于75所高校各自为战,内容受到质疑在所难免。
三、“就业质量报告”究竟能不能衡量高等教育水平?今年两会代表饶子和坦言:我们的高等教育“大而不强”。“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困扰存在很久,因此通过就业质量来评判教育的优劣起到一定的杠杆作用,但是不是能全面反映我们的大学教育恐怕要打一个问号。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人,塑造人,“钱学森之问”和“根叔的遗憾”让我们深知就业是一个比较低的要求,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更是不够的。“培养创新性人才,建立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更值得探讨。
“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我们需要更多的反思与出发。
稿源:荆楚网
作者:顾浩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