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011年首次开展“电视问政”,在随后的几年里,大量问题被曝光,数百名责任人被问责,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电视问政”一时成为党和政府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的重要渠道,有效促进了一些老大难问题的解决。(7月9日新华网)
如今,电视问政的“武汉模式”被全国各地效仿。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时间越往后推,网民关注的热情越开始减退,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关于电视问政的新闻一出来跟评无数,而随后的几年,跟评寥寥。但本次电视问政显然重新获得了关注度,原因在于媒体公开指出电视问政出现了新的形式主义,并且有媒体指出“曝光问政后不落实成了此次电视问政的最大亮点”。
事实上,电视问政自出现那一天开始,质疑作秀之声就不绝于耳,但刚开始的质疑到最后变成了集体的忽视,这种视觉疲劳有着其中必然的因素:一是监督具有太多局限性,电视问政能否最终落实要依靠官员的开明让问题得以被“问”,要依靠有责任心的官员让问政后付诸行动。二是这样的监督不具有自动的举一反三功能,很多问题的解决更多依靠被媒体“幸运”聚焦,而现实中诸多问题并未因此得到关注和解决。这都是易引起视觉疲劳的关键性因素,因而,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电视问政监管机制非常必要,明确各部门职责,设计民众、媒体、自查等全方位立体监督,建立后续落实问责机制。最根本的还要以被问政了的问题为样本,举一反三对全系统进行深入全面排查,让问政具有推广复制的功效。
根据激励强化理论,电视问政一开始尽管有作秀嫌疑,但因为于受众而言是新事物,仍受关注,时间向后推移,没有进一步的强化物出现,舆论关注度自然下降。而后“批判电视问政是新形式主义”这一强化物的出现,武汉电视问政再次引发关注,但再过一两年,“曝光问政后不落实”就不再能引起公众兴趣了。
若想走出视觉性疲劳,让电视问政叫好又叫座,单单靠这样的强化刺激只会加深对于“新奇”的依赖性,最终偏离了电视问政的监督、问政本质。此外,更要警惕别让蜻蜓点水式的“问责”都成了“作秀”,若真至此,电视问政就真的彻底沦为一场“秀”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卢霜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