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施工方垫资、BT项目、合资建设等方式,进行市政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因财力困难等原因拖欠施工方债务,造成部分施工方陷入困境,这些“政府债主”多次讨债未果,不得不借高利贷支付农民工工资和债务利息,有的不堪重负濒临破产,有的甚至轻生自杀。(8月6日新华网)
民间有“老赖”,政府有“官赖”,近日因政府拖欠施工方款项问题被媒体披露出来,也牵出了政府内的诸多问题。
原以为与政府“打交道”能够赚得盆满钵满的建设业主,不曾想到头来为了要求政府结账“跑断了腿”。给出的答案要不是“没钱”要不就是“新官不管旧官账”。政府本是诚信的表率,为何却成为了“官赖”?
有的地方政府“一把手”为了自身政绩,举债进行市政工程建设,只管借债不管还债,政绩单“做满”就升迁调动,留下的“烂摊子”丢给了当地;新来的“一把手”为了新的政绩,不可能只做还钱的主。如果财力都用于还债了无法进行市政工程建设,群众不满意,新官也不得“实惠”;有的政府有钱却恶意赖账,把账面资金划入到“专款专用”账户,造成没钱假象,即便是“政府债主”打赢了官司也缺乏执行力;有的地方政府抱着“政府债,国家还”的心态,滥用公权谋私利,借用市政工程挖政府“墙角”,财政被掏空无力偿还施工方款项。难怪这些“政府债主”感叹:再也不和政府打交道了?
政府成“官赖”,钱到哪里去了?一边是政府拖着债主欠款不还,“躲猫猫”,一边是政府官员公款吃喝、大搞面子工程、浪费公共资源建了拆,拆了又建;一边是政府“叫穷”一边是政府挥霍无度被曝光;政府诚信本是社会诚信的基石,成为社会良好风气的楷模,却仗着手握公权的耍起了赖。难怪群众要在背后戳政府的脊梁骨,对于社会诚信缺失,政府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市政工程到底该不该建、怎么建,应该有科学的规划,不是“一把手”的“一言堂”说了算,更不能成为个别官员谋取政绩的“垫脚石”;政府钱怎么用,用在哪里?不能政府一家说了算,更应该有民众的发言权;干部考核、官员升迁不能单一看面子工程,而应该多看看化解了多少群众矛盾、做了多少件群众满意的事、地方债务是否有减无增。这些都应该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考量因素;官员责任审计不光要看现在在任还应该追溯上任工作、资金审计,避免“新官不管旧官账”的恶性循环。欠债要还,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理,政府更应该做出表率。仕途可缓,政绩可慢,民心却不能欠, “出来混迟早要还”这样的“还”代价太大,这是为官者应该明白的道理。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晓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