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档案“安家”还需要交笔“租金”,从2016年起,这笔不小的“租金”可以免了。13日,记者从山东省物价局获悉,从2016年1月1日起,我省将取消档案管理费,财政拨款解决档案管理问题。目前,山东青岛开发区已停止收取档案管理费。(8月14日 《齐鲁晚报》)
如果从完善人事管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等角度来看,档案管理并非可有可无,并且档案对于个人来讲并非没有用处,不管是推荐就业、连续计算工龄还是出具以人事档案材料为依据的证明材料等等,都会用到个人档案。但是交费太高、资金使用不透明,造成人们疑虑重重。仅仅将薄薄的几张纸投放在人才市场,每年就要交出一二百元,实在有些贵,并且管理费一直是个谜,据记者调查,目前还没有哪个地方主动公布档案管理费的收支情况,档案管理费简直成了计生部门的“社会抚养费”。
于是,许多人只好选择“弃档”。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为例,截至目前该市场一共管理挂靠档案超过30万份,其中半数为多年未交费的“弃档”。(8月13日《南方都市报》)而“弃档”并非人们心甘情愿,主要原因还是收费过高并缺乏透明。
说到底,档案保管是一件极具公益性质的事情,因为对于人口、人才的管理,本来就是国家、政府的职责之一。在档案保管上,应尽量突出其公益性质。即便从保管、服务成本考虑不得不收取费用,也应该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向社会公布收支状况。
其实,即便认为公民个人档案管理归属于商业行为,但就目前的操作情况来看,也有垄断嫌疑。目前而言,代为托管档案的人才中心,往往挂靠在人事局下面,是典型的依靠机关活命的单位,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垄断性质的商业模式,一旦涉嫌垄断,所谓市场商业行为,也就仅仅成为一种形式和摆设。在目前语境之下,便很难逃脱依靠权力敛财的嫌疑。
所以,要激活公民档案、消除公众疑虑,就需要在公开档案管理费的基础上,像山东青岛开发区那样,尽快取消档案管理费,改由政府“埋单”。与此同时,也要探索降低管理成本的新路子,比如实现档案电子化、信息化管理等等。档案管理与网络结合,不仅会降低管理成本,也会便于档案当事人查看、调取、使用。
稿源:荆楚网
作者:曲征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