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有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为人师者,不仅要铸人,更要铸魂。有人说,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要有火种。师魂,就是教师传递光明的火种。在新的时代精神感召下,崇真尚美为师魂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崇真尚美“学”为先。当前,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面对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做不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要“为人师表”,恐非易事。作为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面对思想行为个性凸显的青年学子,理应博学广能、勇于探索,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在学生面前树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标杆形象。“大海不言,自深,江河归之”,因为你的勤学善思,教育变得更加美好,师魂变得更加流光溢彩。
崇真尚美“德”为基。师德是立教之本,自教师职业诞生之日起,高尚德行便注定与教师形象长相厮守。翻开历史卷轴,人们会发现教师的背影之所以伟岸,不仅仅是因为传道授业解惑,还因为他们有德高望重的操行,引领着那个时代风气。教师要拥有这种做人的威望和人格的力量,就必须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崇真尚美“爱”为源。学是师之首,爱是师之魂,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底色,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育桃李的感情基础。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大爱。爱学生,要鼓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要满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敏锐求知欲,还要尊重他们孕育出来的一串串劳动成果和思想结晶。爱学生,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既要做良师,又要做益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和学生心灵上的真挚沟通,才能催发师生之间的信任之情,理解之情,期待之情。
今天,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师魂注入了“崇真尚美”的丰富内涵。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把“崇真尚美”铭记在心,并且作为身体力行的奋斗目标,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师德修养,爱岗敬业、恪守师德,只有这样才能铸就师魂,才能让“传道授业解惑”迸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稿源:荆楚网
作者:颜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