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涉嫌受贿、滥用职权一案,9日上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一审宣判(见图),廖少华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30万元。疏理廖少华等近期落马贪官的堕落轨迹,不难发现其共同点都是被朋友“拉下水”。近年来,在畸形的官场文化影响下,一些官员的“朋友圈”逐渐演变成了“腐败圈”。(4月10日新华网)
作为领导干部,有自己的朋友圈,实属正常,领导干部也是社会人,也要结交朋友,而领导干部手握公权力,一些人和你交朋友仅仅是想利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利用人情、金钱使领导干部最终成为权力寻租的牺牲品。对于这样的“朋友”应该立即从“朋友圈”中清除。
领导干部要慎重交友。“观其人先观其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慎重交友,“近朱者赤”可让自己受益终生,“近墨者黑”,滥交恶友必将后患无穷。因此,领导干部交友要慎之又慎,同时,领导干部不羡富、远离富豪,不媚权、慎交权贵,不贪名、勿染名士。
领导干部要交良师益友。领导干部有话语权和决定权。在利益相对方看来,领导干部看似“打招呼”的一句话胜过自己“跑断腿”,看看仇和的任职经历,朋友无数,不管是在宿迁还是在扬州,“朋友”一直在周围,但东窗事发,我们不得不调侃调侃——“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因而,这些人当中,有真想和你做朋友的,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他们会支持你、帮助你,是益友、良友、诤友。但也有一些人,他们交朋友的目的是权为他所用,利为他所谋,最终成为权力寻租的牺牲品。
领导干部要定期清理“朋友圈”。“朋友圈”的形成,无非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工作地长期结识而形成的,这里面有上下级“朋友圈”,也有商界“朋友圈”;二是同学关系形成的,再由同学介绍认识而形成更为宽广的“朋友圈”;三是亲属关系形成,家属关系形成的圈子和自己的利益关系更为密切,和自身利益挂钩,这个“亲戚圈”带来的危害更大。作为领导干部,需要定期点击自己的“朋友圈”,进行评论、点赞和删除。
稿源:荆楚网
作者:沈道远
(作者:杨虹磊)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