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付森:偷跑的流量为何停不下来?
发布时间:2015-11-09 09:50:02来源:荆楚网

  在11月1日下午13点40到到16点20,这3个小时内,中国电信就陆陆续续发了7条信息给龙小姐,告知她电话号码用了近23G流量,由于超出消费额度,她手机被停机,必须补缴1100多元的上网流量费才能开回机。(11月8日《广州日报》)

  据运营商回应,按照4G网络的速度,3个小时用23G流量,从技术上来看是完全可能的。然而,在有十多条短信提示的情况下,之前每个月上网流量在600至800M之间的龙小姐,突然在3个小时消费23G流量真的可能?更何况,根据龙小姐的说法,这段时间她在上班,且记者查看龙小姐手机,未发现有大量使用流量的软件。23G流量属于“偷跑”消耗基本可以坐实。

  4G网络刚推出的时候,曾有网友戏称“睡觉记得关4G,要不一觉起来,房子就是运营商的了。”随着4G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各运营商的上网费用大幅下降,特别是在10月份开始执行的“当月流量不清零”政策,让重度手机用户仿佛看到“放心玩耍”的美好愿景。

  愿景虽好,现实却很残酷。其实,从10月1日,各大营运商执行“当月流量不清零”的规定之后,就有不少消费者投诉,说10月手机上网流量“走得快了”,“平时一个月的流量半个月就用完”,怀疑运营商搞鬼。缺乏流量统计专业技能和设备,消费者的怀疑只能是怀疑。然而,流量监管领域不应成为真空状态,更不能沦为垄断市场的三大巨头监守自盗的“后花园”。

  缺乏市场竞争是流量停不下来的根本。目前,电信、联通、移动三家运营商同属工信部,彼此之间虽然是竞争关系,但是其天然垄断地位和同出一门的体系,使得他们彼此很难开展有效的竞争。因此,当偷跑流量的不当行为成为行业潜规则,本应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消费者体验”,在缺乏有效竞争的环境中,显得无足轻重。也难怪有消费者抱怨,选择运营商不是选谁最优秀,而是选谁不那么差劲。

  盈利模式单一是资费降不下来的原因。虽然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强调要“提速降费”,但拖到10月份才出台的“流量单月不清零”政策,怎么看怎么像应付差事。近些年,随着互联网wifi和智能电话的普及,消费者单纯的语音通话费和信息自费逐年下降,流量资费成为运营商营收的重要领域。当国外运营商忙着开拓以智能家居平台为代表的“物联网”,实现新的营运增收点时,国内三巨头却只能商量让“提速降费”慢点挤压不当得利的对策。

  让偷跑的流量停下来,或者说消除消费者关于流量“跑得快”的质疑其实并不难,引入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由运营商发布与计费后台互通的流量统计客户端都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作用,然而,不推行深化改革、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从消费者利益考虑的电信市场,画的饼再漂亮都是“然并卵”。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森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