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梁子叙:“终身追责”为政绩冲动打了“预防针”
发布时间:2015-12-14 10:21:53来源:荆楚网

  湖北建立领导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党政同责、离任查责、终身追责和加重问责等制度。这意味着今后如果因党政干部决策失误、乱作为等造成的生态严重破坏,将被终身追责。(12月13日《京华时报》)

  长期以来,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地区,在干部选拔,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福祉等方面,都需要领导主体进行决策。这种决策,多以集体研究,民主集中方式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但是由于出现了机构设立不统一、成员配备不一致、职责不明确、议事决策不规范等问题,民主决策偶尔会受主要领导的意愿左右,或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追求短期政绩,或谋取个人利益,而背离人民群众需要,与科学决策背道而驰。所产生的结果,是损害群众、社会权益,给生态文明和谐发展埋下极大的隐患。

  其实,在一些地方,诸如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等制造所谓“短期政绩”的重大决策,尽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让地方政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在政绩的诱惑下,毅然放弃环境和生态保护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自觉选择。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监管和处罚远没跟上生态污染的节奏,从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生态环境严重受损事件来看,有些地方把资源当作换取政绩的筹码,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疏于监管,甚至对损害行为有意放纵。当地的党委和政府难辞其咎,应当负起相当一部分的责任。但就处理结果而言,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却显得有点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湖北省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追责的对象直指党政领导干部,传递出中央治理环境“动真碰硬”的决心。应该说,终身追责制度的建立,抓住了当下环境问题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也必然会对各级决策者起到威慑警示与政绩导向作用。

  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突出或者任期内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恶化,既与领导干部在政绩问题上政治责任感不强、认识水平不高有关,还反映了决策失误之后问责力度过轻的现实问题。因此,这正体现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终身追责的利剑高高举起,让干部既要对在任期间的经济发展负责,更要对今后的各种效益负责,既要考虑当下的GDP,也要掂量为此付出的代价,让政府领导、实施责任主体部门和社会效益优劣构成了一个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因此,终身追责这个“紧箍咒”,让官员付出政治生命的代价,给官员的施政方针、理念和决策提前打了“预防针”,警告官员即使提拔了、调离了、退休了,也要将自己给生态污染留下的“欠债”还清,给造成破坏的生态环境一个交代。如此,“终身追责”才能打开“科学决策”之门,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才能慎思慎行!

  稿源:荆楚网

  作者:梁子叙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