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几何时,火药味、坐立不安、憋红了脸,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词汇曾经是武汉电视问政的最大卖点。作为一名武汉市民,每年两期的电视问政节目是必看的。但今年的电视问政已经接近尾声,笔者却发现了一个尴尬而无法回避的事实,电视问政的“火药味”已经变得越来越淡。
坦白讲,镜头前的权力运行状态,和镜头下的官员工作状态,从来都是两个世界的命题。体制内的根本性问题,绝不会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现实社会中,老百姓投诉、上访已是难上加难,好不容易电视问政给了大家一个“出口”,能够跟这些大领导们面对面,激烈碰撞一回,结果刚刚有点入戏就戛然而止了。
也许有人会说,火药味少了,是官民互动日趋理性的结果,这是正常的,不可能“场场火爆”,官员也受不了。这种说法或许有点道理,但现场的情况却不尽如此。问政前暗访短片有意无意的“跑风漏气”,官员道歉、调查、改进工作“三段式”的回答,群众、代表提问底气不足毫无气场,已经让电视问政有了疲态。
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也正是电视问政从一登场之时,就被人质疑的原因。电视问政,如果日渐流于形式,少了对抗,碰撞,成为一出经过精心排练的“舞台剧”,那恐怕以后将无人再问津。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要用好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电视问政则正是这样问政官员,批评官员慵懒散的武器。
我们还知道,包括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内,武汉市所有市领导都非常重视电视问政。对如何做好电视问政工作,阮书记作了许多重要的指示。一些重要的内容,他还亲自参与策划。可见领导们已经把电视问政作为一个凝聚社会信任的平台,居于厚望。
武汉人一向“敢为人先”,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正视这个问题,积极自我救赎,不要让电视问政这样百姓寄予厚望的节目“泯然众人矣”。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琛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