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胡文江:电商是破解扶贫难的金钥匙
发布时间:2016-04-07 11:35:07来源:荆楚网

  日前,一则来自新华社的消息《丹江口:一名包村干部的卖米扶贫记》引发关注和热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19日央视调研时指出:“干部要接地气,记者的采访也要接地气。”新华社这则消息以新闻特写的镜头穿插包户扶贫干部周玉娟、农户老张等人的回忆,生动、完整地讲述了基层干部深入农户、企业,帮农户换优良稻种、提供信息、联系销路,为餐饮厂家购粮牵线搭桥的扶贫故事。

  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只有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息、送信心,方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于是我们看到,改良水稻新品种是干部做的,联系市场也是干部做的,结果是帮忙卖了公道的价钱,并且能够建立以后的供销渠道,可农民脱贫也不可能时时处处依赖干部提供帮助,所以,让农户产生自主脱贫的动力和基础才是关键。

  人们在看到干部、记者都很接地气的同时,也同样发现了扶贫中的真问题。报道指出,“如果按照当地最高收购价每斤1.8元,老张收成也只有5760元。”“不如把老张的大米一次性推销给丹江口市一家大的餐饮企业,价格每斤比市场高七八毛钱,收成能有七八千元。”为何经由干部联系市场之后,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即便是餐饮厂家也存在参与扶贫献爱心的意味,价格也不该错这么多呀!

  这不由让人想起前些年全国大白莱迎来丰收年,批发价虽然很低,但零售价却不便宜,造成大白菜严重滞销。笔者曾建议一方面加强农村行业协会、农产品贩卖商会等民间经济组织、新经济组织建设,一方面严防死守农产品收购环节,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等扰乱市场经济行为,切实避免城乡“剪刀差”的进一步扩大。显然,农产品卖不出公道的价格才是扶贫当中再次发现的“真问题”。

  表面看来农村贫困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启发包户干部下村扶贫应当从送信息、接市场上下功夫,可实际上,此举无非是绕开了低价购入高价售出的“中间商”罢了。换句话说,在农产品市场仍然不够规范的状况下,点对点的精准扶贫所能帮扶的毕竟是少数农户。所以,从政府部门考虑,如何通过规范市场秩序,从结构和机制上让更多农民不至于老是在市场买卖中吃亏,方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道。

  “精准发现问题”本是精准扶贫的题中应有之意。我们从海量的信息报道中看到,让农产品摆脱滞销的途径越来越明朗,那就是依靠“电商”。比如,十堰市竹溪县在精准扶贫中就非常注重培训农村电商人才,从解砾挽救红桃K到彭红霞帮相亲卖脐橙,不少大学生创业成功的范例很多也是由于瞄准了农村广阔的电商市场。电子商务为农民所用,从此让农产品的供求信息更加通畅,并且还完全能够摆脱被“中间商”环节层层“扒皮”的命运。

  包村干部在扶贫当中发现“真问题”之后,还应当从宏观层面上提出问题解决的治本之道,唯有通过规范市场秩序、组建农村行业协会、提供电商帮助、畅通信息服务,多管齐下,方能取得扶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文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