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磊磊:粽享端午佳期,唤醒文化底蕴

发布时间:2016-06-09 09:23:07来源:SRC-13

  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的空气里粽香弥漫。人们触摸着竹叶的脉络,品尝着麦香的味道;人们缅怀古人,共赛龙舟,年年岁岁,沿袭着古老的文化传统。端午佳期,更能激活历史底蕴、唤起文化记忆。这种情感上的集体共鸣,亦是文化自信的有力表现。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对诗人屈原的隆重纪念,我们从不曾忘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端午节的内涵丰富,从其各种别名中尚可知晓。龙舟节、浴兰节、端阳节、诗人节等等,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粽子,亦或是各种祁福纳祥的仪式,无一不是构成端午文化的重要元素。端午文化,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传统文化,是一座富含中华文化基因的宝库。

  然这个弥足珍贵的节日,却也曾在“古今”和“中西”之间遭遇坎坷。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洋文化的“侵袭”,让我们无意间忘却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人们在为圣诞节、情人节大肆渲染之时,我们的端午节却在被别国申报为文化遗产。倘若外国“申遗”成功,我们该是何其的尴尬?

  而在城市里,端午民俗的活动渐行渐远,端午文化的味道越来越淡。匆匆忙忙的人群中,关注端午的真容和真意唯恐不多。鲁迅先生在谈到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曾指出,“弗失固有之血脉”。可惜的是,现在有不少人正在失去这种“固有的血脉”。对外来文化视若珍宝,却对自己的宝藏视而不见。何谈文化自觉?何来文化自信?

  端午文化,留存着我们独特的文化记忆。如果缺乏文化内在的驱动力,自然也很难找到由内而外的自信心。主动地传承与丰富,远胜于被动地接受与延续。只有激活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的创造性,方能真正保护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土壤。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自觉,关键是文化创新。端午文化,孕育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而弘扬端午文化,正是寄望塑造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打造持久而深沉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庆幸的是,随着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觉醒,端午节已经成为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这些历史性的时刻都是对传统文化铿锵有力的保护,也是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期待的最佳结果。

  文化自信,实质上也是一种民族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见,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自信来源于强大的国力,更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端午文化作为这种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大力的弘扬。端午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不在于流水线上的粽子品种有多丰富,亦不在于哪条龙舟最先抵达彼岸,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形式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唤醒沉睡了两千余年的文化记忆,才能真正地守得住“乡愁”,对得住“佳期”。

  稿源:荆楚网

  作者: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