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杨云锋:不唯论文,以何论英雄

发布时间:2016-09-05 15:41:54来源:SRC-13

  论文导向,在科教界不算新话题,却是一个至今尚未解决的大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有高校把SCI论文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以来,论文日益成为评判科研机构、高校乃至医院的最为重要的标尺,甚至到了“唯论文论英雄”的程度。尽管近些年来科教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对此大声疾呼,但“论文指挥棒”依然大行其道。(9月5日《工人日报》)

  论文是科研成果的直接体现,科研人员通过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期刊杂志上与同行或者业内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既可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也能给同行研究者以启发,互相探讨学习促进相应领域科学发展。对于管理者而言,如何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进行考核,数论文当然是最简单易行的考核方式。在这种评价考核体制之下,论文与职称晋升、福利发放、社会地位直接挂钩,论文至上成为了当前很多科研人员的经验之谈,盲目片面追求论文数量、引用数量、所发表期刊水平高低,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对论文数据进行造假。2015年8月,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斯普林格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64篇论文,这些文章全部出自中国作者。学术应该是严谨的,当下科研环境已经如此污浊不堪,唯论文论英雄的考核体系是不是该破除了?然而,不唯论文,又该以何论英雄?

  不唯论文论英雄,关键在于“唯”字。不唯论文论,并非不将论文作为考核体系的一部分。当前我国的学术科研水平仍未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科研仍然是重中之重,中国要想走在世界前列,仍然需要科研和创新,仍然需要将科研成果以论文的方式展现出来,但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厘清学术与论文之间的关系,科研并非是为了发论文,而是为取得科学技术上的突破,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让论文不带编、不带抄,让科研考核体系走出唯论文论英雄的困境,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改进科研人员的考核办法,应既看论文又看论文成果转化,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各科研院校机构应牢牢抓住机构本质,专注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对高校、医院等而言,科研成果固然重要,但是服务人民、教书育人和救死扶伤的初衷却不能忘。与追求论文数量多、引用次数多、影响因子高相比,这才更能体现科研人员的民生温度,这样的发展才更切合社会实际。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