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陈学伟团队因为一篇发表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的论文,被重奖1350万元。对于天价的科学论文奖金,舆论立即就炸开了过锅,有人表示质疑、担忧,有人则予以力挺。(7月5日新闻周刊)
初一听,一篇论文就获得1350万元,确实有点太夸张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也只奖励团队500万元,这样的“天价奖励”还真从没听说过。然而,仔细研读一下相关报道发现,根本不是文章作者所说的那样。实际上这1350万元,只有50万元是奖励给团队的奖金,另外1300万元,则是未来五年资助的课题经费。区区50万的资金奖励,人均2万一点也不算高。“标题党”故意偷换概念,把课题经费说成是资金,这种方式在混淆视听,是一种导向错误。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算真的给这个团队1350万元的奖励,从这项研究成果来讲,也是值的。毕竟《cell》杂志在国际科学领域的举足轻重地位,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如果不是影响广泛的科学“重大发现”,是上不了这个杂志的。陈学伟这个科研团队潜心探索了七年多时间,终于发现水稻天然变异位点。这项“重大发现”可以提高水稻自身免疫力,解决抗病基因耐药性的国际难题,为防治稻瘟病提供了新路径。这是一项造福人类的“重大发现”,不要说给以1350万元的奖励,就算在这个数字后面再加几个0也应该。
原本只有50万元的奖励,变成了1350万元。就如同一个1个亿的工程项目,原本其中9500万元是用于购材料的,500万元是发工人工资的,而有人却说这1亿元全给了工人。50万元变成了1350万元,从这个事情来看,一些媒体工作者的职业良心出了问题。如果是一位有职业良知的媒体从业人员,不应该用这种哗众取宠的标题来吸引眼球,而是应该把重点落在这篇论文的价值,落在团队的拚搏精神上,这样才能弘扬正能量。现在,很多新闻工作者心浮气躁,不去抓新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而是喜欢用夸张、情色、唬人怪异、歪曲、题文不符等各种极端耸人听闻的手法来制作新闻标题,以吸引受众眼球。这是一种职业道德的沦丧。
新闻工作者为了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希望获得更多的受众,精心斟酌一个标题,的确能很明显地提升新闻关注度。好的新闻标题通过精简干练的叙述、幽默风趣的表达,能够让受众第一时间准确地获知文章的大致内容,从而很好地吸引到目标受众。然而“标题党”脱离了真实,误导了受众。像本次“一论文奖1350万”把原本一个好端端的奖励活动,搞得成为社会议论和质疑的焦点。因此,不管新老媒体都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教育,不能再让“标题党”横行,造成虚假新闻盛行,更不能让“标题党”对受众施加精神暴力,污染舆论传播环境。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胡建兵
(作者: 编辑: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