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北京本地博主在网上发的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消息的内容是,一个放学途中的小男孩在随手清理小广告,网友看见后拍下了照片,并传到网上。网友们在看到这条消息后,纷纷为这位小朋友的行为点赞。男孩的父亲毛先生说,孩子随手清理小广告的事情在他看来没什么,小毛的其他同学也有这样的习惯。(12月18日《北京青年报》)
从小男孩的角度来讲,他在放学途中随手清理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应该是出于像网友说的那种初衷,“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家园”,是对自己所在城市和环境热爱的表现。网友留言为男孩的行为点赞,也完全可以理解。只是在笔者看来,小男孩和他其他同学“这样的习惯”,其实意义相当有限,并没必要将这样的行为树为榜样,号召更多的人“从小做起”。
首先,众所周知,现在不少城市里街头小广告非常多,已经成了难以根除的“牛皮癣”。放学回家途中的孩子,当然可以顺手撕掉一些。可是,靠小学生课余时间的清理,如何能跟得上小广告复活、增长的速度?或许有人会说,清理总比不清理好,但必须承认,以小学生课余之力对付小广告,无异于杯水车薪。而既然解决不了多大问题,孩子这样的习惯又能坚持多久?
其次,城市街头小广告的清理工作,是有专人负责的,那就是环卫工与城管人员。与小学生课余的清理相比,环卫工与城管人员有专门的工具,而且他们还全日制在街头工作,清理小广告无论是效率还是覆盖面,都要比小学生高太多。事实上,小学生也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没必要去抢环卫工与城管人员的工作。城市里的不文明事物除了小广告,还有街面上的垃圾、占道经营的摊点等等,小学生是不是每天也在放学路上帮着清理呢?除了偶尔组织的一些集体公益劳动,小学生们还是尽量少去做公共清洁工作,不乱扔垃圾、乱涂乱画,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就好了。
另外,因为大人们的赞赏鼓励,一些放学途中清理小广告的小学生可能会干得更加起劲,而他们可能只看到有人乱贴小广告这一表面现象,不明白这一现象的生成原因。就算让他们花更多精力去清理小广告,也不过是在不断地作重复性劳动而已。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牛皮癣”问题,除了要保持持续清理之外,需要对一些不法分子严厉打击,还要为一些合理的信息提供发布场所。现在不少学校鼓励小学生搞研究,如果能有一些小学生去做调研,分析一下街头小广告的类别、特点和形成机制,通过自己的思考,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意义要比每天去撕小广告大得多。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清
(作者:周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