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抗日神剧又出没江湖,继手撕鬼子、会转弯的子弹等一系列逆天神技后,《敌后便衣队传奇》又被爆出“包子雷”“蔬菜雷”情节,能吃的包子、胡萝卜、黄瓜、辣椒都成了炸弹。吃一半、炸一半的“黑科技”惊呆吃货。抗日雷剧不仅对抗日题材电视剧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更是危害整个社会文化。(3月13日《扬子晚报》)
从甲午海战到抗战胜利,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国践踏50年,残害奴役了无数中国人,其间制造了多少惨绝人寰的屠杀事件,血腥杀害了多少中国人,至今也没有确切数字。中国人民当然不甘受屈辱,也坚决地反抗了50年,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国人究竟消灭了多少日本鬼子?据说日本有比较具体的数字,但是,且不说其死亡的价值无法跟中国遇难和牺牲的人相提并论,单从人数上比起来,恐怕还是中国这边的数字巨大而沉重。
然而,看看我们是如何表现这50年历史的呢?包括小说、影视剧在内的各种文艺作品,随便一部抗战文艺作品不把日本侵略者刻画成鬼头鬼脑鬼模样,好像就对不起牺牲的爱国者,就够不上爱国主义了似的。
其实日本鬼子根本不用刻意丑化,他们的暴行本身就很丑恶。怎能拿坚决抗战的中国人跟这种没有人性的侵略者比?你拿小丑似的侵略者衬托器宇轩昂的爱国者,简直是对英雄人物的羞辱!至于把抗日英雄塑造成满腔怒火,恨不得一下子把鬼子消灭光的血腥复仇者模样,也许在有些人看来很过瘾很解气,但那一个个杀人不眨眼的形象,太缺乏人味,根本无助于提升抗日英雄的名声,也无法赢得更多世人的赞同和敬重。那样反倒令人怀疑,要是中国有这么多“抗日奇侠”,日本鬼子怎么能长驱直入半个中国扫荡长达半个世纪?有时我会想,咱老说日本鬼子如何如何凶残,但看那电视剧里,有时抗日英雄的手段更胜一筹,这样“美化”英雄,未免血腥了点。
有些抗日影视剧的镜头虽然不那么惨不忍睹,但过于喜剧化的情节更令人怀疑,毕竟是战争啊,有这么搞笑吗?别扯什么“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争阴云笼罩头顶,有几个普通老百姓乐观得起来?有多少抗日影视剧符合历史事实呢?也许只是让观众娱乐一下,可如此消费苦难,也就冲淡了人们的历史记忆。悲惨的历史竟然变成娱乐节目的素材,不把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扭曲才怪。不再直面历史真相,以这样的态度,如何认清植根于历史的现实,又如何面向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未来?
50年的历史,50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难道没有更值得发掘的故事吗?究竟是编导无能,还是有别的什么因素束缚了编导的手脚?我们的历史可笑吗?别再自我陶醉在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陷阱而不能自拔了。
把抗日战争当作喜剧拍电影电视剧,大概可以称之为一项“传统”了,可能就是为了体现所谓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然而,我也可以认为这纯粹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把戏。为什么国产的抗日影视剧难以输出到国外?情节荒谬没有逻辑违背常识毫无人性,而且根本就不符合历史事实,更不要说很多编导粗枝大叶,穿帮镜头比比皆是。这样低劣的影视剧别说承担宣传作用了,其娱乐价值也没有多大。相反的是,这种影视剧简直就是在混淆历史误导观众,还常常拿“爱国主义”当旗号,本质上无疑是在拿国民的爱国情感开玩笑,就是对真正爱国主义的玷污。
稿源:荆楚网
作者:马长军
(作者:刘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