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评论大赛】付强:给严肃新闻多一点理解和宽容

发布时间:2017-05-01 20:45:04来源:湖北日报网

  日前,南方周末《刺死辱母者》、新京报《一个自闭症儿童之死》等多篇报道将严肃新闻和调查记者推向了舆论热潮,叫喊传统媒体式微的声音被瞬时来临的的褒奖淹没,传统媒体在短时间内成为社会公认的良知坚守者。

  可没过几天,随着相关新闻周边更多细节曝光,舆情却开始朝向另一个极端发展。《刺死辱母者》被指报道片面,过度渲染,南方周末、新京报等严肃新闻平台被打上“无良媒体”的标签,铺天盖地的呛声再度指向媒体。

  让人觉得可笑的是,前一段时间有关“没有记者赶往现场”、讨伐如今“自媒体都想从帽子里变出兔子”的和如今抨击记者故意煽情,无良媒体故意制造“媒介审判”的是一群人,公众一边质疑没有调查记者,一边当调查记者出现后又对其进行大肆攻击,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公众的神经是否太过敏感?社会是否太过苛责?

  我们暂且不论法律如何回答伦理困局的命题,亦不谈当今新闻报道的立场问题和伦理道德,但在纸媒式微,管控严格,记者转型的当下,仍能够坚持奔赴现场的调查记者和他们生产的优质调查报道难道不值得得到多一点的理解和宽容?

  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意见市场门槛全无,真相市场变得更加稀缺,媒介信息的混乱增加了获取真相的难度,现实世界本身就很复杂,基于现实进行报道的调查记者要不断找寻可靠信源而且需要做出迅速的事实判断,这本身就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此同时,人们忽略的更大一个事实是:记者也是活生生的人,能够获取的信息其本身就不可能完全是是事情所有的原貌,更不谈要抛开个人主观情绪之外的操作。

  尽可能地还原事实真相是每个有职业操守的记者的追求,不能因为记者没有展现出事态的所有细节而对记者作出的努力给予全部的否定。调查报道带有一定的偏向性并不是罪大恶极,除去记者主体局限,媒介自身传播特点也是呈现出事实真相是不断丰富发展的。著名报道《一案两凶,谁是真凶》公然质疑司法机关错判聂树斌,报道基于完全真实的证据,报道本身也并非涵盖所有的事实,所谓的偏向性更足,难道能否认它是一篇客观的报道?

  退一万步想,试问有哪家自媒体有能力做出“被大众抨击”的这类调查稿件?如果没有这些调查报道,在自媒体泛滥的今天,这些被抨击的记者调查出来的,被指带有偏向性的事实如何被公众得知?如果不是报道的揭发与讨论,又怎么会引起人们围绕法律与伦理道德的讨论,从而实现法律制度完善的可能?

  优质调查报道的出现,不能单凭记者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大众的宽容与理解的推动。没有报道能够实现绝对的全部信息概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前的社会形态已经让记者的生存环境愈发艰难,客观的评价不是过分的苛责,不要“做完法事打和尚”,如果再也没有调查记者奔赴现场,公众此时不屑的事实也必将成为奢望。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付强(华中科技大学)